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平庸还是优秀,只是孩子的问题吗?——谈家庭教育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郭雅楠

2023/4/7 10:21:08  阅读:99 发布者:

案例一

小雨是我在这个班里最早认识的同学,我们是在暑期托管班认识的。国家现在对暑假陪伴孩子有困难的家庭设立了托管服务,分为2期,时间覆盖整个暑假,有的同学就会报一期的托管班,上一个月的托管班,家人陪伴一个月。而像小雨这样报了2期托管的,比较少见。报2期就意味着孩子没有暑假了,没有大块的家人陪伴的时间,还是和上学一样,甚至比平时上学,在学校的时间更长,因为托管班放学的时间比较晚。一开始我以为小雨的父母比较忙,也没有太在意。

通过跟小雨一段时间的相处,我发现这是一个非常积极上进,也非常渴望表扬和肯定的孩子。开学后,通过选举,小雨成为了我么班的“摆凳子小天使”,简单来说,就是在食堂吃完饭后,帮那些忘记摆凳子的同学摆好凳子。从颁发聘书的那天起,小雨就非常尽职尽责,有时候吃饭吃了一半,看到没有摆好的凳子,都会放下筷子,先去摆凳子再去吃饭,连隔壁班的凳子都能一起摆好。反观我们班其他的班级服务团成员,总是会因为忙着写作业忙着玩等等,有时忘了自己的职责。小雨最称职的班级服务团成员。

另外,他非常渴望老师的肯定和帮助,每次只要老师一表扬他,他都会做得更好,而且从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我的表扬和肯定对他来说特别重要。每次新来一个老师,小雨也会主动迎上去,跟老师打招呼、交流,是个表达意愿强、表达能力强的孩子。同时这个背后也反映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他这么渴望老师的肯定和表扬?为什么不管是哪个老师来,他都赶紧迎上去想要获得关注?根源在于他在家里得不到关注和肯定。我从孩子口中得知,他的爸爸、妈妈、奶奶经常打他,对他从来没有表扬和肯定,而且都不太管他,连孩子生病了,我想让家人来接他回家休养,家长都百般不愿。能把小雨放在学校多久就放多久。平时也不和老师沟通,对孩子的情况不管不问。

这个学期,小雨退步很严重,学习用品天天不全,上课不听讲、作业不交,举止不文明,老师说的话也听不进去,同学们因为他的不讲卫生、不文明不愿意和他交朋友,老师跟父母沟通,孩子父母也不太愿意理老师,跟家长反馈的每件事都没有改进。于是我和我的搭班把小雨的父母约到学校里来面谈了一次。

整个面谈时间持续了2个小时,全程基本都是爸爸在发言。要点如下:1. 一直强调没有打孩子,不会家暴,说上次把孩子脑袋打到缝针是失手了。2. 我们就是普通家庭,孩子就是普通孩子,这么顽劣很正常。3. 孩子就是顽劣,我们也没办法,资质就是这么差,还想让我们怎么办。

通过和小雨父母的沟通,我发现这个家庭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其一,家长就认为孩子是一个差生,就是没有办法拯救,完全没有看到孩子的闪光点,也对孩子没有任何期待。其二,夫妻关系不和谐,妈妈很少发言,但是每次说话爸爸都会反驳。在我说“孩子听不听妈妈话时”,爸爸说不听、没用,妈妈终于忍不住反驳“那是因为我每次说完话爸爸都会说我说的不对”。其三,逃避问题,一直在强调别人家庭肯定也是和我们一样没时间、没精力,孩子都是自己长大的,找很多借口来掩饰自己的懒惰、不负责任。

案例二

我们班有一位很普通的同学,叫小心,有多普通呢?就是上课有时走神,下课有时淘气,课堂任务有时无法完成。语文需要思维性的问题有点费劲,数学更是思考不太灵活。回家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查漏补缺,才能跟上班内的学习节奏。

小心的妈妈是一个非常认真负责的家长,每天回家都会监督小心认真完成作业,复习一天学过的知识,再做一些额外的生字复习、口算、背单词等等。所以虽然小心可能没有其他孩子思维那么灵活,但是他的口算、听写、书写永远都是很棒的,也非常清楚地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改错非常积极主动。

有一次,我们班一起共读《团子的神奇美术馆》一书,读完之后,我鼓励同学们根据书中的故事,自己也来做一本小书,图文结合,自己查资料、创编故事、配上图画。其实这个任务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很难,而且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以为只有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才会完成,没想到一个周末过后,小心把他创作的《小心的神奇昆虫馆》拿来给我看,做得十分精美,故事也很精彩。同学们都对他的作品纷纷赞叹不已。他说妈妈和他一起查资料、鼓励他写作、一起配图,忙了一个周末。下图为《小心的神奇昆虫馆》部分内容:

 

 

案例三

我们班有一位自闭症儿童小一,生活不太能自理,经常发出尖叫,需要父母时时刻刻陪护,才能上学。但是小一的每项作业都能完成,听写、口算基本每次都是100分。上课也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这源于小一的妈妈非常负责,每天我在讲课的时候,小一妈妈也会认真听,回家辅导孩子,在小一调皮的时候耐心安抚,在学习上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支持。每天回家,小一妈妈都会和小一一起写口算、写生字,从来没有落下过功课。而且他和班里同学相处得也特别好,小一妈妈也经常在一些生活小事上热心、耐心地帮助班里的孩子。以下是小一同学的作业:

以上三个案例,三个截然不同的孩子,为什么表达能力强、本来积极上进的孩子越来越差?为什么资质一般、甚至是自闭症的孩子一直表现很好,从没有落下过,甚至越来越棒?根源就在于他们的家庭教育不同。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呢?从以上一个案例,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关注孩子

作为父母,首先我们父母关注孩子。孩子的衣食住行固然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部分,除此之外,孩子的学习用具是否齐全,孩子的好朋友是谁,孩子在学校每天都会发生什么事情......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部分。我们可以每天在放学后或者睡觉前和孩子一起收拾书包,和他聊聊看,看看一天的学校生活中都发生了哪些事情,并对他们表达支持,告诉他们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可以和爸爸妈妈分享,我们永远会在你身边。同时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提供支持。小雨为什么情况越来越糟,原因之一在于父母没有提供支持。比如小雨在学习时,没有铅笔橡皮,爸妈不管,小雨写作业时,遇到问题了,没有爸妈的指导,长此以往,孩子的问题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他也没有了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肯定孩子

在和小雨父母的沟通中,我发现孩子的爸爸一直在强调孩子是多么平庸、多么顽劣。就是天生的差生,还举出了纺锤体的例子,觉得小雨就是最差的那一类。但是根据小雨在学校的表现,他完全不是最差的,甚至通过他的积极、负责、上进,我觉得他都能够成为最优秀的那一类。可是爸爸在他近9年的成长时光中,从来没有肯定过他,从来没有表扬过他。这就是为什么,小雨如此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在得到老师肯定后会比别人更积极、努力。

父母应该是最爱孩子的人,中国人的内敛情绪可能会让“我爱你”这三个字羞于表达,尤其是父子之间。但是我们还是要向孩子表达我们对他的爱和关怀,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也要用实际的、看得见的行动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永远是爱你的,永远是支持你的,虽然你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爸爸妈妈依然相信你是最棒的。

反观案例二、三中的小心和小一,也有表现不如意的时候,但是妈妈在教育过孩子后,会用肯定、鼓励的方式,说“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好”或者“你已经进步了,但是妈妈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这样鼓励式的语言可以让孩子更有信心,更有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哪怕克服不了,他们也知道妈妈永远爱他们,他们有永远的港湾和依靠。所以,父母的肯定和鼓励,是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一束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赞许的点头,都可以传达真喜庆的鼓舞,都能表达对孩子饿夸奖。

三、陪伴孩子

有的家长觉得,我下班不应酬不加班,到点就回家,不就是陪伴孩子了吗?其实不然,陪伴指的不单单是孩子和家长在一个空间里,而是我们要为孩子提供帮助、引导,做到高质量陪伴。

比如案例二中的小心,他在完成《小心的神奇图书馆》时,就是因为妈妈的帮助和支持,他才有了一次美好的体验。其实,作为老师,我一开始没有期待收到小心的作品,因为我觉得对他来说,这个任务太难了。可是面对这个挑战性任务,小心妈妈和小心一起查资料、排版、抄写、做配图,小心每次遇到困难,都能获得妈妈的帮助,他在这个超出他本来水平的高难度挑战中获得了成就感。小心妈妈的做法就是高质量的陪伴。

高质量的陪伴还包括:和孩子聊天、和孩子一起读书、和孩子一起做家务等等,总之都是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做一件事,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和孩子的交流,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家庭教育为教育之源,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非常重要,但是无论多么重要,学校教育都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希望每位家长都能负起责任,共同助力孩子成长。

转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