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清贫》学习活动设计

2023/4/7 10:15:59  阅读:100 发布者:

学习目标

1.认识“筹、矜”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吓”。

2.找出文中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理解“清贫”的含义,体会方志敏的高尚品格,理解革命者的精神和信念。

教学重点:

找出文中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

找出文中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后教师纠正读音。

2.快速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找出本文哪些自然段是叙事部分,概括主要内容。(作者被俘,但是在他身上却搜不出一分钱,作者戏称自己的几套旧的汗褂裤和几双缝上底的线袜是“传世宝”。)

三、精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第2-8自然段,找出主要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动作、神态、语言。

1)动作

①作者对国民党士兵的动作描写运用了哪些动词?有什么作用?

(第2自然段)摸、捏、拿、拉、盯、吼

(第6自然段)捏

(第8自然段)搜寻、塞、抢夺、望、说

2)神态

请在文中找到相应的神态描写的词语。(凶恶的眼光、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

3)语言

请在文中找到描写语言的句子。

①兵士(拿榴弹)“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②兵士(拿榴弹)“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决不相信)

2.国民党兵士在搜找钱财的过程中有着怎样的心理变化呢?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

2自然段:热望→激怒

6自然段:企望

8自然段:失望

这种由高到低的情绪变化表明了国民党兵士贪婪和爱财的本性。

3.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国民党兵士,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呢?

侧面描写,在对比中突出方志敏的大义凛然、清贫守节。

4.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件事的态度是怎样的?

作者很乐观地看待这件事,称之为“趣事”。(第1自然段)

四、回顾全文,课堂小结。

转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