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真有趣:如何让孩子喜欢上识字课|郭雅楠
2023/4/7 10:07:27 阅读:120 发布者:
2022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的识字与写字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也提出: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小学语文低段教学的重点之一在于识字写字,作为教师,更要培养他们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用有趣的形式让他们感受文字的内涵,培养文化自信。
但是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尤其是低段学生,注意力有限,因此如何让他们的注意时间延长、如何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以兴趣为基础展开自主识字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活动调整学生状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进行识字学习,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一、让学生动起来
在课堂的识字学习中,如果学生一直处于“看一看、读一读”的环节,难免会有些枯燥,时间长了有些学生就会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我们可以适当设计一些符合学习场景的小活动,让学生边做动作边识字,既符合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能让他们转移注意力,还能在做动作中的过程中加深识字理解。
比如,一年级下册的课文《操场上》,需要让学生认识“打、拍、跑、踢”等表示动作的词语。在集中识字环节过后,可以出示一首歌谣,让学生边朗读边做动作:
铃 铃 下课啦
去 去 去操场
拍 拍 拍皮球
打 打 打篮球
踢 踢 踢足球
丢 丢 丢沙包
跑 跑 来赛跑
拔 拔 去拔河
这首小儿歌出示了很多动词,可以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落实识字,还能具象化地理解这个字。也很有趣味性。
二、让学生多看看
现代化教学的优点之一就是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在识字环节中不再只是单纯地使用课本和字卡。多媒体除了可以出示生字对应的
,还能在识字闯关环节营造情境。
比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一课时,小熊和小松鼠就是通过放风筝、放纸船的形式成了好朋友,也是通过放风筝、放纸船的形式和好的。所以我们在识字闯关环节可以设置一个情景:你想不想让小熊和小松鼠和好呢?如果想,你需要认识这些纸船或风筝上的生字朋友,才能放飞他们。老师可以把生字词打在纸船或风筝上,并设置动画,每认识一个字或词,就放飞一个纸船或风筝,都放走了,小熊和小松鼠就和好了。让学生在有趣的情景中识字,提高学习兴趣。
三、让学生比起来
在识字环节,闯关竞赛也是小学生喜欢的游戏之一,因此在集中识字之后,我们可以设置个人闯关或小组闯关,还可以加入积分制,让学生们在竞争中提高学习动力。
比如,在进行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识字闯关环节时,可以进行个人生字闯关。第一轮是同桌之间互相过关。第二轮是班级闯关,班级闯关又分成:按生字条顺序认字、按顺序认字并组词、随机认字并组词(打乱生字条顺序)三关,让学生在不断地难度升级中挑战自我,巩固识字。
再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端午粽》一课时,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发现“午、叶、真”都包含一个“十”字,可是在每个字中的书写却不同。因此可以进行小组比赛,首先看哪一组能发现这几个字如何才能写好,看哪个组说的全、哪个组说的清楚。然后,可以小组比赛,你还知道哪些带有“十”的字,它们又如何写好?比如“早、干、什、汁、木......”每说清楚、写清楚一个字算一个积分,看看哪个组的积分多。
最后,需要注意,游戏设计过程中要以树立学生的信心为主。学生有识字的信心,才能有学习的动力。
综上所述,教师需要更加突出教学内容的趣味化、游戏化,以游戏的形式落实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实现激发学生语言文字学习兴趣的目标,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枯燥,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转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