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研读明方向 分享促成长——记金中实小2023年数学学科向学课堂大赛

2023/4/7 9:25:11  阅读:167 发布者:

初心在方寸,咫尺在匠心。为进一步促进学科教学方式变革,强化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基本功,金中实小3月开展了向学课堂大赛。

313日,早上700,金葵花活动室就迎来了第一位备课的老师。老师们需要在100分钟里,在无网络、无参考书的环境下独立备课,并完成课件制作。整个金葵花活动室中安静、有序,还带有一丝丝的紧张。

四楼录播室中,三位评委老师特级教师魏光明、教导处副主任李丹、教研组长唐莉已经严正以待,青年教师们一个接着一个,在讲台上进行15分钟的模拟课堂,他们向三位评委老师们展示着自己的教学风采。

323日,两位在向学课堂大赛中表现优异的老师——朱婧玮和孔令春,给全体数学老师们带来了模拟课堂《认识平均数》。两位老师由选拔优秀运动员参赛问题引入新课,当两位运动员得分、比赛次数不一样时怎样比较更合理,学生感受到引入平均分的必要性并初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随后通过移一移、画一画等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深度理解平均数。最后借助两道生活中常见的需要借助平均数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的价值和作用,发展学生的数据意识。两位老师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艺术和教育智慧,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自切自然的教态、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以及扎实的基本功,真可谓此时无“生”胜有“生”。

两节模拟课堂结束后,数学组的老师们各抒己见。首先由工作未满3年的老师谈谈他们的收获与体会。

蒋海庭老师提出,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环环紧扣,从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入手,逐渐放手,让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郭小燕老师分享了两节课中的亮点,在尊重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设问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逐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平均数的相关特征。姜玉梅老师认为两位老师的流程设计清晰,从“寻条件”到“设问题”过渡到“找方法”最后“明规律”,使数学学习更加开放、丰盈。孙晨老师从新课标的角度谈了自己的想法,要关注学生的过程性体验,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

接下来则是我校中青年教师们关于这节课的一些认识与交流。刘敏老师和朱子龙老师关于先“悟”再“估”,还是先“估”再“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想法。周秋月老师则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提出深入教学不应该仅仅是对难题的追求,更应当注重思维的深入。徐婧老师则是从平均数的特点出发,指出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一步步引导学生认识平均分,感悟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唐莉老师充分肯定了两位年轻老师,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勇气。她指出无生课堂其实就是真实课堂缩小版,教师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感受以及对于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两位老师在课上培养学生数学沟通能力,遵循了主体性原则,并通过在教学重难点处、发现和总结规律时组织交流,让学生在沟通交流中明细概念,突破重难点。

活动最后,李丹主任结合“数学核心素养”进行总结发言。《认识平均数》这节课要培养学生的数据观念,让学生充分感受平均分的统计意义,体会生活中的随机现象,养成用数据说话的好习惯。不断从现实生活中抽象、提炼相关概念,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一个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核心素养提升了,才能在数学课上更好地发展反思力、胜任力。

3月的向学课堂大赛暂告一段落,但是学习并没有停止。通过这次活动,老师们对于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把“核心素养”落地,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学无止境,研无止境”,我们将不断探索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为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助力!

转自:“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