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课堂,共成长——市实验小学2023年互联网+义务教育第4次活动
2023/4/6 17:53:55 阅读:110 发布者:
3月29日下午,市实验小学携手虹桥六小、龙西学校三校师生举行了“互联网+义务教育”同步课堂数学教学展示活动。倪晓生老师和俞帆老师为三校学生带来了精彩的《平均数》和《小数的初步认识》。
倪晓生《平均数》
下午第一节是虹桥六小倪晓生老师带领乐清市实验小学和虹桥六小、龙西小学学生一起在空中交流四下的《平均数》。课始倪老师通过介绍环保小队参加环保活动收集饮料瓶,看看他们小队平均收集了多少饮料瓶,引发学生思考。循序渐进地让学生经历、体验、感受平均数,进而感悟出如何求取平均数和平均数的取值范围以及理解什么是平均数;再通过男女生踢毽子比赛,哪队输赢的情景中感受到平均数的意义,就是当总数和份数都不相同时,可以用平均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整体水平,进行比较;最后他通过水池的深浅引出平均数容易受极端数字的影响怎么解决等内容;学生慢慢懂得应用平均数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去实现数学与生活的交融。
俞帆《小数的初步认识》
下午第二节是乐清市实验小学俞帆老师带领三校学生一起探究“小数的初步认识”。这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由于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大多数的孩子对于小数并不陌生。在教学中,先通过猜数字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让学生依据日常生活的经验了解并掌握小数的读写法,接着通过用米尺模型,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初步认识了带单位一位小数,了解小数的含义。
互联网+同步课堂活动的开展,把教育资源流动起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依托“教共体”同步课堂活动,老师们在互相交流中共同提升,在教学研讨中分享宝贵经验。一线连三校,有效促进了教学资源的共享,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本次教共体,我们共享、共研,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将携手并进,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共同进步!
转自:“乐清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