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灵”课堂实践研究——名师引领促提升,深度交流助成长
2023/4/6 17:13:42 阅读:187 发布者:
名师引领促提升
深度交流助成长
“教而不研则愚,研而不教则虚”,教学与教研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为了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洋世达校区高谊校长和语文分管行政蒲晓菱老师,深入四位青年教师的语文课堂,为青年教师的发展做出了专业引领。
课后,重庆市学科名师高谊校长对四位青年教师的语文课堂做了精准的点评。首先,高谊校长肯定了四位青年教师做到了用心教学,在课前做了充分准备,并且心中装有学生,也极力地想把教材重难点转化为学生能理解的知识点。
接着她还针对“精·灵”课堂做了详细地阐述,对“精·灵”课堂内涵架构图以及课堂五步“预、导、研、构、展”进行了细致的、深度的解读。
最后关于课堂,高谊校长说:“课堂是属于每个孩子的,老师要下大功夫研究学生。老师要明白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高谊校长强调教学评一致性,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心之所向、心之所系、心之所想,才能因材施教、精准教学。
为了推进“精·灵”课堂实践研究,让新课标精神落地,语文组进行了主题为“素养导向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课例研究,南岸区骨干教师彭丹老师执教《小公鸡和小鸭子》。
彭丹老师精心设计课堂,以问题式驱动任务,分层次地达成教学目标。课堂上,彭丹老师以儿童立场创设春游情境,引导学生代入角色,多形式地朗读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使得课堂灵动,学生灵气。
课后,南岸区语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彭艳梅老师和蒲晓菱老师与四位青年教师面对面交流,展开了一场小型的沙龙学习会。四位青年教师就重庆小语提出的“课程育人、儿童立场、系统思维、积极语用”这十六个字谈了自己对《小公鸡和小鸭子》这堂课的看法以及收获。
蒲晓菱老师针对这堂课提出:“青年教师教学时一定要扎根学习,深入研究教师教学用书,要用系统思维去整合单元教学,要把握单元的语文要素,并结合每课的课后题去落实核心素养,并结合单元人文主题去实现课程育人。”
彭艳梅老师强调:“要具备系统思维,结合‘精·灵’课堂的‘预’,不仅要预估学生的学情,还要预估整个单元的教学安排,要把单元知识点有机地整合到课文里去,这样才能推进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
通过此次“精·灵”课堂实践研究,一方面使青年教师们沉下心来面对面地聆听名师和骨干教师的指导和建议,同时也激活了教师们的教学智慧,促进了老师们进一步思考如何去打造更灵动的课堂,推动新课标精神落地,为促进洋世达校区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条件,真正做到名师引领,比肩共进,丰富课堂,遇见未来。
转自:“南坪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