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青年教师成长沙龙|科学组——科学不神秘,真理不遥远

2023/4/6 17:06:19  阅读:135 发布者:

随着科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越来越重视科学实验,为了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自身素养,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329日上午,东阿县实验小学科学组青年教师们开展了青年教师成长沙龙培训活动。

课例观摩

第一阶段:

科学组全体青年教师们共同观摩了董艳君老师执教的《空气的成分》。这节课董老师以游戏互动导入新课,激发了大家的浓厚兴趣。整堂课设计思路清晰,主要采用自学—合作—展示—精讲—反馈的教学模式。知道空气不是单一气体,从设计实验、验证实验、动手操作、展示成果、得出结论。

仪器交流

第二阶段:

马爱井老师细心地向老师们讲解水温计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操作流程以及简单电路的连接,并现场实践操作演示。老师们认真听课学习后,像学生一样分组围桌,动手操作,互动交流,分享收获。大家积极参与实践的热情高涨,对仪器的使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为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技能展示

第三阶段:

邵如钰老师执教三年级实验《探究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我们知道,实验和小苏打都能够溶解于水,那它们谁溶解得多呢?带着问题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验证一下吧。根据猜想,设计对比实验来比较它们的溶解能力强弱,通过向烧杯中加入天平称出的等量的食盐和小苏打搅拌,直至不能溶解,记录所溶解的份数,可以得出结论食盐比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强,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曲怡琳老师执教的《声音的产生》,介绍了音叉的正确使用方法,并利用音叉进行实验来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结论,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搜集信息、观察等科学探究的活动,最后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及声音能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闫心怡老师执教的《空气的成分》,通过实验证明了空气不是单一的气体,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可以分成支持燃烧的气体和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揭开了空气的部分奥秘,满足了学生们对探索空气的好奇心,促进了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通过这三位老师的技能展示,满足了青年教师们对探索科学课的好奇心,同时也培养了大家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提高了青年教师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技能的发展。

在观摩中学习,总结中收获。青年教师成长沙龙活动结束了,但学无止境,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探索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要保持学而不厌的精神,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积极向身边的老师们学习。希望全体青年教师能以此活动为契机,在活动中不断碰撞出教学的火花,凝聚起育人的智慧,共同书写好教育的奋进之笔。

转自:“东阿县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