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师带徒促成长
凝聚青春正能量
薪火相传,圣学不绝。为加速新教师的成长, 充分发挥师徒之间传、帮、带的作用,东阿县实验小学美术组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师带徒”活动,此次活动使每一位老师收获满满。
全体美术组教师在课堂中坚持以美育人,突出课程综合性,重视艺术体验,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充分体现协同育人功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每位教师都非常认真的进行了选课、备课,课前准备非常充分,课堂环节清晰,层次分明,纷纷展示出了自己的风采。
师带徒促发展
《感受音乐》
刘倩:《感受音乐》一课以猫和老鼠是一对好朋友导入,课堂生动有趣,教师教法灵活,让学生跟随音乐做动作、听音乐找适合的色彩等环节,大大烘托了课堂气氛,让学生明白了用美术元素也可以来表现音乐,从而体验学科交融的乐趣。并放手让学生用音乐日记方式进行创作绘画,孩子们的作品单纯快乐,很好地表达了自己对音乐的情感,为我们呈现了一节轻松、愉悦的美术课堂。
《花地毯》
王妃妃:《花地毯》这节课通过阿拉丁神灯的故事让学生口述故事内容,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通过有趣的视频导入,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引出花地毯的课题,启发学生在生活中所见的花地毯,科普地毯的作用,并引导学生观察地毯图案的特点,总结出对称与重复的排列方式。让学生能用美术元素进行绘画表现。让学生从自身做起,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与创新能力,让美育真正渗透到教学工作中。
《瓢虫的花衣裳》
付钗:《瓢虫的花衣裳》这节课通过视频猜谜语的形式进行导入,以帮助瓢虫设计花衣裳参加选美大赛为任务展开教学。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了瓢虫的相关知识,并找出瓢虫的组成部分。其次,出示不同角度的瓢虫
,引导学生找出不同角度的瓢虫身体的不同形状。然后,对比不同种类的瓢虫找出不同的花纹和颜色,从而锻炼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在课堂中欣赏美、在体验中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在美术课中发现美术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会热爱美术,热爱生活。
《叶子上的小“血管”》
李丹:《叶子上的小“血管”》一课的教学环节设计巧妙,教学重难点把握到位。学生利用收集到的叶子,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画一画等环节,掌握了叶子的外形,叶脉的线条,通过教师示范和引导,学生能够运用写实及点线面知识来完成叶脉的塑造。整节课还融入科普、儿歌等形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活跃了课堂气氛。最后教师讲解了每一片叶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正如每一位闪着耀眼光芒的学生,希望他们能展示自己的魅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团结一致,共建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让美育连同德育,滋润学生的成长。
《未来的建筑》
彭珊:《未来的建筑》一课用神奇会飞的房子动画视频导入,大大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孩子发现未来房子的特点。因为孩子们都喜欢幻想未来的世界,它能唤起孩子们无边的想象,也能激起孩子们无穷的创作乐趣,所以本节课紧抓“未来”这一关键词,通过观察、欣赏、交流等方法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适时的去引导学生,让学生尽情畅想并描绘出自己的设想,让未来的建筑更独特,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聚聚散散》
王静:《聚聚散散》这节课通过实物泡泡机导入,抓住学生爱玩的天性,快速把学生带入课堂。学生通过找生活中的聚散现象,锻炼他们善于观察生活的能力。通过课堂游戏让学生上台亲自摆一摆聚和散,让他们了解我们在创作作品安排构图时,要注意画面的布局,画面中物体聚的时候要产生遮挡关系,散的时候要注意物体要错落有致。通过欣赏大师作品让同学们进一步感知聚和散带给我们的艺术魅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用绘画的方法表现生活中的聚散现象,让生活变成艺术。
《藏书票》
张彬:《藏书票》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藏书票的基本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在欣赏中了解其发展历史和基本方法,并能用纸版画和绘画的方法制作出简洁、生动、有趣的藏书票。张老师采用真实情景将课本收回,学生来猜一猜是谁的课本,从而导入新课。新授环节通过欣赏短视频,了解藏书票的发展历史,小组讨论藏书票的组成部分来欣赏不同种类的藏书票。随后观看老师示范并完成自己的创作作品,最后将作品张贴到展示区展示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
《喜怒哀乐》
陶书静:《喜怒哀乐》一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欣赏、观察、体验等环节来学习表现人物喜怒哀乐不同表情,它侧重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体验表情的作用及乐趣,并试着拿起笔用富有感情的线条来表现喜怒哀乐。本节课通过让孩子体验表情的作用及乐趣以及"刮刮卡"和“换表情”的游戏,让孩子们抓住人物不同情绪下五官的变化,表现人物头像造型的不同神态,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图文并茂》
尹芳芳:《图文并茂》一课,属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领域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让学生在欣赏交流的过程中认识图文并茂,感受画面搭配故事的创作乐趣,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漫画在孩子们的世界是那么重要,影响他们更重于言传,正好的提供了创作平台。尹老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运用学到的课改观念,上了这节新颖、快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感觉还是很不错的,在这一课中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学生了解了绘画故事的表现特点,感受了真善美,用简练的语言编写故事。
师傅们积淀的个人教学经验、娴熟的驾驭活动能力、随机应变的调整策略,都为新教师们做出了榜样!在师傅们的示范引领下,新教师们也进行了教学活动展示。在本次师带徒课例展示活动中,每位老师都围绕着新课标的要求有条不紊的展开着教学活动,都从不同的角度彰显了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展现了各自的教学风格,充分展现出老师们乐观向上、积极进取、阳光自信的精神面貌!
《乘上大船游世界》
崔丽娜:《乘上大船游世界》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运用美术学科独特的视觉形式,引导学生通过欣赏 、回忆、讨论等方式发现大船的美,了解大船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设计出风格迥异的船。通过对船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意识。在学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船的功能、形状特点和表现方法还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造型表现能力。
《有趣的半圆形》
苏政:《有趣的半圆形》 一课是根据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在半圆形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变化、想象、创造,同时也通过半圆形来进行引导,让学生学会用几何图形来概括身边的事物。本节课让学生讨论生活常见的半圆形物体,体会半圆形就在我们身边。接着以半圆形变身讲解演示“半圆形”物体的不同制作方法,来启发学生的联想与创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进行拓展延伸,让同学们在课下运用其他的方式方法来使半圆形变成另一个物体,以此来吸引学生们的兴趣,让他们在课后也能进行美术创作。
《漂亮的包装纸》
郑文芳:《漂亮的包装纸》一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了解包装纸的设计元素及其排列方式,探索包装纸中蕴含的装饰技巧选择绘画的方式进行创作,从而发展儿童构图和色彩搭配的能力,感受艺术表现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特点。通过大量范例,帮助学生在绘画时打开思路、发散思维。整节课教学内容丰富,设计合理,极大激发了学生的绘画兴趣。
《脚印的联想》
赵雨哲:《脚印的联想》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各种脚印的外形,激发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引发学生对相似形的联想,并进行想象创作。二年级的学生对一些常见的动物脚印的造型特征有一定的认识,特别是他们曾经学过语文课文中《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对鸡、鸭、狗、马等动物的脚印非常熟悉,并且他们在绘画造型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和表现力,最重要的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他们的形象思维十分活跃,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
《动物的花衣裳》
孙福新:《动物的花衣裳》一课,老师通过欣赏动物的花衣裳,感受自然环境中动物的美,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运用点、线、面绘出精致的花纹图案和丰富的色彩,让学生通过欣赏与想象进行创作,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感受大自然的美。孙福新老师不仅通过本课活动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观察描绘动物的积极性,还提升了学生对动物的保护与热爱。
《色彩的渐变》
符曼玲:《色彩的渐变》通过把不同明暗颜色的卡片排序,引出色彩的渐变。通过观察名画,体会色彩渐变的过程,启发学生联想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的渐变现象,并举例子,以此来发现生活中色彩的渐变。通过观察两组
,分别从色相和明度两方面探究单色渐变和多色渐变,让学生学会色彩和色彩之间的渐变关系。通过欣赏艺术家莫奈在对自然的观察后运用色彩的渐变绘制了留名青史的名画。通过本节课启示学生们,生活中不缺乏美,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并鼓励学生多多留心日常生活中的美。
《夸张的脸》
周雪:《夸张的脸》一课,利用明星漫画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观察漫画人物的五官及表情、着装、动作等方面的特点,捕捉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夸张的脸》神态或动作。然后欣赏古今中外具有代表性的雕塑,感受夸张带来的魅力。接着展示夸张的漫画,分析总结出表现夸张的几种方法。课堂上侧重进行交流、分享,分析人物及场景,学习适合的表现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集体教研
为进一步提高老师们的课堂水平,每次精彩的课堂呈现后,骨干教师们都会带头进行评课交流活动。老师们积极参与评课活动,听课教师们分别对执教教师的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指出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精彩之处,同时也对他们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师徒结对共促成长的课例展示活动结束之余,刘倩组长对老师们仔细认真的态度、专业的技能予以肯定,对教师们的教学方式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同时教师之间又进行了自评及互评活动,每位教师都谈出自己的收获与启发,对课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引发了思考。
艺术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审美性、情感性、实践性、创造性、人文性等特点。通过这次师带徒课例展示活动,老师们相互观摩、学习,不断审视自己、提升自己,为接下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相信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实验小学美术组的老师们将创造出更好的美术课堂!
转自:“东阿县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