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习作教研路径 共促习作素养发展——记“整体意识下的写人习作教学路径探索”主题研训暨校语文名师工作室联合活动
2023/4/6 16:15:05 阅读:143 发布者:
探究习作教研路径
共促习作素养发展
校语文名师工作室联合活动
春风浩荡满目新,扬帆奋进正当时。为切实提高语文教师习作教学的实效性,以统编教材中写人习作为例,探讨如何精准把握习作的目标,体现习作的阶段性和梯度性,探索写人习作的进阶路径,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整体意识下的写人习作教学路径探索”主题研训暨校语文名师工作室联合活动于3月28日上午8点在蔚蓝剧场A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王颖老师主持,临海小学语文教师团队和滨江实验小学四个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参与本次活动。
精彩课堂 研之成序
上午,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的四位优秀教师呈现了四堂精彩的习作课堂。
邹晓珍老师和307班的同学们一起学习了三下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邹老师通过大众脸姑娘和“有特点三个孩子的描写”强化了写出特点的重要性;顺理成章地,她利用小泡泡提示以及习作例文,带领孩子明确习作思路;之后,她教会学生拟题目,练写片段;最后,交流评价,验证特点。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充分应证了语文学习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俞佳丽老师执教的是《我的“自画像”》,俞老师以构图——起稿——上色三个步骤,引导学生抓住特点介绍自己,用事例来说明特点,加上语言和动作使特点更明显。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了写自己的小妙招,还能点评同伴的习作。习作课堂有增量,有提升。
陈姣(大)执教五下第四单元习作《他_____了》,陈老师设计了初出茅庐猜人心——略知一二懂人心——牛刀小试写人心——笑傲江湖快人心四个环节,带着孩子们尝试运用神态、语言、动作等多角度描写表现人物内心,孩子们从名篇中学用摄影法、录音法、慢镜头等小技巧丰富了细节,孩子们收获满满。
傅余霞老师和501班的孩子们一起学习五下《形形色色的人》,傅老师回顾了整个单元,再次明确本单元任务:汇编《俗世“其”人》,写下大千世界平凡却有特点的那个人。之后,在傅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学习名家手法,学会选取典型事例,迁移方法,初步运用多样化描写人物的方法,将人物特点描写具体。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将那形形色色的人物特点描写得生动形象。
上完课后,四位老师针对自己的课进行了说课,再显整体的设计思路,也针对本课的优化空间进行了反思与提炼。经过说明,观摩的老师们对现场执教老师的设计意图有了更深的体会。
观点分享 言之入理
下午1点20分,来自滨江实验小学工作室和临海小学的几位教师代表分别针对上午的观摩课进行评价。几位老师各抒见解,从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学生表现等方面进行了评价,为打造更高水平的习作课堂献计献策。
评课结束后,范青青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一场主题为《新课标下习作教学再思考》的观点报告。范老师主要从“习作课的目标与序列意识”和“习作讲评的标准制定”两方面为大家剖析新课标下每册单元习作内在的逻辑关系,范老师特别为大家展示了同为写人习作主题,什么学段该教给学生写什么、怎么写。范老师指出,教师要有目标序列下的关联意识,关注单元内不同学习内容和板块间的联系,考虑学习目标落实的层次性。
紧接着,程佩老师针对《依托“学业质量”的习作评价设计与实践》的主题展开分享,程老师首先对“学业质量”进行了充分的解读,设计具有系列化、可视化的习作评价标准。她提出,教学评一致实现的可行路径之一便是将评价贯串于教学的整个流程,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向作用,引导学生达成标准。最后,程老师以五上第五单元为例,呈现了习作单元丰富的评价设计与实践。
水本无华,相撞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教研共在,师生共生长。
转自:“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