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新时代·新课标·新课堂——第二十四届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实验小学整体展示活动在张家港市实验小学东校区顺利举行!

2023/4/6 13:49:19  阅读:155 发布者:

在春花烂漫的春日里

一群教育人

走进小径分岔的花园中

浪漫相遇

他们,致敬课堂

共思教育哲学

学在港城,相约实小,不负春日好时光。329日,“学在港城·致敬课堂”第二十四届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实验小学(东校区、北校区)整体展示活动在张家港市实验小学东校区举行,江苏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杨九俊、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任董洪亮、张家港市教师发展中心各学科研训员等参加了此次活动,同时吸引了全市300多名教师参加。

课堂灵动·因材施教

12位实小教师在“因材施教”的理念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教学设计,展现了学校长期探索的“儿童定制学习”鲜活样态。

语文学科

顾沁老师执教的《青蛙卖泥塘》第三课时,是按照课程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而设置的一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是“青蛙吆喝”的延展与校园生活应用。紧扣“实用性”的特点,围绕“大队部招募介绍校园的志愿者”的主题设计相关学习活动。学生先是发现“吆喝”中的语言规律,然后迁移到校园介绍,接着从点到面,由扶到放,逐步晋级,完整介绍校园景点。在这个具体情境中,学生学会关注对象规范表达,也学会了善于观察发现美好!

王漱瑜老师执教的《小虾》一课,首先从小虾的“有趣”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回顾概括一段话大意的方式,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孩子们直观感受作者的写作思路。其次,在感受“有趣”的基础上,学生自主阅读重点段落,围绕“细致生动”的语句,展开分享,完善摘抄方式。整堂课从单元视角出发,以文本为例,一篇带多篇,通过阅读迁移,阅读比较,帮助孩子们更好的掌握“关键语句”概括段意的方法,打通单元学习要素。

陶金琼老师执教的《难忘小学生活·毕业赠言》一课,基于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进行了大单元设计,在任务驱动下围绕目标,将语言文字运用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课堂教学以学生小组合作研究为起点,通过朗读、探究、讨论,把握毕业赠言的特点和写法,在交流感悟中引导学生体会赠言简洁、情浓的表达效果。陶老师在课堂上树立“读者意识”,创设相应的交际语境,师生、生生互读赠言,活用评价方式,并拓宽写作视角,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毕业赠言的交际价值,以及带给对方的力量和温暖,是值得珍藏一生的。

数学学科

钱静老师执教的《认识年月日》一课,从疯狂动物城里朱迪警官破案的故事情境导入,引发学生探究年月日的需要。主要以“探索每月天数规律和每年天数规律”为核心任务,让学生经历整理数据、分类比较的过程,并结合科学、历史故事理解大小月的规定和平闰年的由来,首尾呼应,通过朱迪警官准备的阅读小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素养,拓展延伸数学课堂。

葛利红老师执教的《认识分米和毫米》一课,从教学认识1分米的过程中,精心设计找一找、画一画、比一比、撕一撕等一系列可观察、可触摸、可表达的动手做活动,使“动手做”与“动脑想”有机结合,助力学生逐步形成清晰的单位表象。通过形式多样、层层递进的“做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具身体验中获得对“量”的独特感受,从而积累丰富的量感经验,使量感得以孕育。

吴梦云老师执教的《小小理财师》一课,基于六年级的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项目式学习活动。整堂课围绕驱动问题:如何为自己的压岁钱设计一份合理的理财方案进行展开。课堂上,孩子们呈现了他们项目式学习活动前期调查的关于银行的理财知识,并根据他们调查到的最新利率设计方案,最后小组通过讨论,比较分析共同设计了适合他们的理财方案。课的尾声,吴老师还把真正的银行理财人员请进课堂给予了理财专业的指导。每一个孩子在这个项目式学习活动中都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英语学科

孙晓老师执教绘本融合课程《Unit4 where's the bird?》。本课是主教材和绘本的融合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形式,利用项目式的框架进行教学。从提出驱动性问题How can we make a storybook?到学生能亲自制作绘本书,在生活化的活动中体现真实性。整个课堂既融合了绘本与主教材的语言知识,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又在项目式的课堂中进行了探究学习,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在绘本教授时融入了科学文化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化茧成蝶的完整过程,提升了思维品质。

邵丽丽老师执教的绘本融合课程《Unit4 Wheres the bird?》。本课以欢快的歌曲带领学生进入轻松愉悦的英语课堂氛围,同时迅速拉进了与学生间的距离。再通过趣味戏剧游戏,让学生打开肢体,激活大脑,提高专注度,为后面的学习和表演做铺垫。文本阅读中,通过设置问题,步步推进文本,让学生在看、听、读、说、演等多种活动中感知理解和创编文本,学会团结协作,发展创造性思维;绘本对话的创编,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让学生学会操练、创编,并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趣味性和人文性巧妙结合。整节课学生在学中演,演中学,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了一个完整的绘本剧表演。

科学学科

余俊杰老师执教《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一课。课堂上,他从真实的生活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任务之中,通过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探究的全过程,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鼓励学生通过相互思辨的方式去讨论现象背后的规律,从而实现学生对核心概念的深度理解和有效建构。

道德与法治学科

邢钱老师执教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生活离不开他们》一课。邢老师先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幕前幕后为我们服务的劳动者之多,接着再进行项目式学习——完成劳动者的寻访计划书,在完成项目计划书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最后用游戏的方式了解学生的职业理想并相机渗透有时候我们可以为了社会的需要而改变自己的职业理想,真正实现了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

美术学科

谢诺老师执教的《彩墨游戏》一课,带领学生在有趣的彩墨画展中进入了一场实景场的美学体验——百草遇春风,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彩墨的魅力。整堂课以儿童定制理念分小组创作孩子们眼里的春天,学生通过点线面的组合完成了一幅幅生动、充满活力的百草园春日美景,在课中还融入春日诗句,营造出了春天诗情画意的意境,从教室到校园,这是一次学习与生活相融合的学习实践。

体育学科

朱英老师执教《武术:组合动作(一)与游戏》一课,设置了“功夫熊猫阿宝带领四大门派在张家港武术展演”的情景,课堂中打破一板一眼学武术为趣味学武术,利用小游戏,在学练中注重学生自主体验、合作探究,在强身健体中感受武术精神,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课标指引·精彩点评

课堂教学展示结束后,6位教研员和1位特级教师对各学科的课堂风采进行了精准、细致地点评,对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转型进行了方向性的指导。

语文教研员钱萍从三个方面评价了今天的三堂语文课:一是教学情境设置的巧妙,在情境中引导学生探究、实践、归纳、总结,让知识能力与素养清晰可见;二是任务驱动鲜明,关注单元要素,聚焦语言,感悟积累,步步推进,打开学生成长的格局;三是呈现了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师引导得法,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放手让学生试错、挑战、课堂上学生合作探究,学思践悟,生动活泼。

数学教研员徐春芳以“聚焦素养,让儿童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为主题对今天的三堂数学课进行了点评。她结合新课标从选题有意义到学习有意思两大点进行了阐述。其中学习有意思又分为三点:一是基于学生的学情,展开学习活动;二是关注数学本质,走向深度理解;三是聚焦数学“三会”,指向素养提升。最后,徐老师给我们指明了方向:立足核心素养,体现育人价值,注重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内驱力。

英语教研员唐扣娟从三个方面对两堂课进行点评。首先,选择合适的绘本,多维度融合;其次,精心设计活动,提升思维能力;最后,立足研究主题,开展有效教学。她指出两位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创新迁移能力和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做出了努力。同时,她认为学校英语组在项目化学习和实景教学两种实践模型上所做出的探索卓有成效。

夏敏副主任立足新课标,聚焦核心概念,以趣理课堂的教学思想剖析了《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一课。她基于儿童性与学科性两大支点,对本次展示课作了充分的肯定,她指出该课创设了真实的生活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了参与感,小组合作的效果好,发挥新技术,激发学习力,让课堂的知识具有可迁移性,同时,她还提出科学课要注重三个“关注”:关注概念建立、关注方法习得、关注思维提升,既让学生感受到科学课的“趣”,又让学生领悟到科学课的“理”。

道德与法治教研员陈丽丽就《生活离不开他们》一课进行了点评。她指出本课运用了项目式学习的理念,在课堂上邢老师组织学生初步完成项目计划书,从学生确认寻访的对象到寻访提纲的罗列一步步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各行各业劳动者的重要性。本节课完成了项目学习中的“为什么做”“做什么”,后期在学习的过程中邢老师还会引导学生“怎样做”,把《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真正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勾连。

美术教研员李胜杰评价谢诺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堂创意无限的美术课堂,整堂课渗透了新课标的理念,融入了文化、音乐的跨学科学习,创设了“百草遇春风”的真实情境,开放的课堂给了孩子们无限的可能。这节课让大家感受到了环境的美、诗意的美、语言的美,提升了孩子们的人文素养,培养了她们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最后学生唱歌的状态完全是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流露出了孩子们对美的渴望与表达。

江苏省体育特级教师庞燕对朱英老师的一课给予了肯定。设计巧妙,别有用心,通过《弟子规》武术操、游戏“照镜子”、武林大会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练和小组学练相结合,技能和体能相结合,展示和比赛相结合,在游戏活动中体会武术的精髓,提升学生的精气神。《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水平二至水平三每节课应有10分钟左右的体能练习,如何根据不同学段和不同项目来设计体能环节,如何结合新课标来真正上好常态体育课是每一位体育教师面对的新挑战。

下午,由实验小学东校区吴灵燕校长主持召开了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新时代因材施教实践探索”专题分享交流会,从课堂展示到理念分享。

实践分享·学校汇报

实验小学北校区副校长赵敏作了学校课改实践汇报:《为了每一个:新时代因材施教实践探索》。实验小学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全面发展”“面向全体”落实到“每一个”鲜活个体,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她阐述了学校提炼的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六特征”,从目标的层次性,任务的选择性,资源的丰富性,组织的多元性,儿童的参与性,评价的差异性,打造多维立体的“学习空间联合体”,表达了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因材施教,为促进每个学生发展最优化而努力的决心。

课程改革·专家建议

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主任董洪亮博士作了题为《课程改革深化推进中的教学问题》的专家讲座。他结合课程改革深化的基本要求和五个教学问题:教学的边界问题、教学的目标问题、教学的对象问题、教学的设计问题、教学的改革问题,厘清了课改深化的基本思路。董主任提出每一位教师都要充分认识教育改革的性质,改革不仅是一个理念和知识的问题,更是一个价值的问题。董主任的报告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高度,又有深入浅出的实践操作,为与会老师们解答了课改实践中的困惑与问题,对指导一线课堂的深化改革和建设有现实指导意义。

专业赋能·大师讲坛

江苏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特级教师杨九俊为在座老师做了新时代因材施教专题发言,他认为教学应当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积极的学科实践构建主线。教学中以引导思维、了解学生为教学的出发点,在学生经验与实践场域的发展区间确定最近发展区,必须深入到学生的深层思维,要让学习始终充满挑战性欲望,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完成学习任务。要通过“深入阅读”引领孩子走向“深度学习”,培养学生有思考、有道理、有深度的学习表达应成为教育的追求目标,成为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关键支柱。

时代领航·领导致辞

夏敏副主任对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近十多年的实践及三个阶段的探索表达了高度赞扬,她认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把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要义,从育人服务出发,给予了“新时代因材施教”新的内涵和新定位,寻觅并识别不同的“材”,创造好的适合的教育,基于儿童,让课堂教学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了每个学生的最优化发展,值得全市各小学借鉴和推广。

春天来访的时候,我们正迈步走在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的路上。第二十四届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实验小学整体展示向全市展现了新时代背景下基于新课标理念的课堂教学风采,关注因材施教,成就“每一个”,让学生在课堂的流连忘返里获得幸福力,过正常而积极的童年生活。

转自:“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