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劳动课堂
深耕育人沃土
——四年级组教研活动
一样的童年,不一样的成长,从点滴做起,与劳动相伴,学会劳动,学会感恩。3月28日下午,富春七小全体语文教师围绕“巧设劳动课堂,深耕育人沃土”这一主题,开展了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四年级组的老师承担,蔡华娣老师执教了阅读课《阅读批注》,华琴儿老师执教了劳动课《园中蔬菜我来种》。
01/课堂展示
阅读批注
阅读批注是一种以批注为基础的阅读教学活动。它的基本特征是状态的集中、感情的词汇化、讨论的充分和理解的深刻。蔡华娣老师执教的《阅读批注》,从字词、语句、感悟、疑问四方面入手,教会孩子们从多个角度进行阅读批注
蔡华娣老师执教《阅读批注》
批注是我国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形式和传统的读书方法,它直入文本、少有迂回,多是些切中肯綮的短词断句,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实施阅读批注教学有利于学生获得科学的阅读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阅读批注
园中蔬菜我来种
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劳动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突出的社会性和显著的实践性,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
本次劳动课选自四下劳动教材的项目二《出力流汗也快乐——打造阳台小菜园》中的任务二:《园中蔬菜我来种》。整个项目的三个任务是一个整体,三个任务前后相连不能分割,每个项目又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素养的落实任务。
华琴儿老师执教《园中蔬菜我来种》
华老师从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四个方面确立了本节课的四个纬度的教学目标。
课堂上,华老师从小组汇报种植的准备,了解种植的步骤、动手种植和种植过程中的问题记录和解决这四个方面展开教学。孩子们在课堂上汇报交流了番茄苗的选择、种植盆的准备和土壤的要求等,小组合作种植了番茄,并记录了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商量解决的策略,基本达成了课前设定的四个纬度的目标。
02/三备两磨
课堂展示环节结束后,在朱晓丹老师的主持下,课后的交流研讨活动有序开展。
李艳萍老师为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题为《若非一番寒彻骨 哪得梅花扑鼻香》的三备两磨的介绍。
李老师从《劳动课程课程标准(2022版)》入手,介绍了各学段农业生产劳动的目标和课程内容,同时结合《富阳区中小学“新时代劳动教育”指导建议》,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各年段中涉及到的生产劳动的内容,让老师了解本次劳动课,从内容的选择,到目标的确定,我们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课程理论的基础上的。同时,为所有听课老师展示了四年级团队从“彻骨寒——扑鼻香”的蜕变过程,重点介绍了动劳课堂实践性、教育性和项目化的特点。
磨课正是一个打磨的过程,虽然打磨的过程并不容易,但它带来的收获却是无法估量的。两周的课堂打磨,让我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劳动课的生命成长之旅。
03/课后交流
各年级组纷纷对两堂的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实施和教学目标的达成进行了认真的交流和研讨。
吴兰兰老师
让思维参与到劳动中来。前期制定的劳动方案,对家里阳台的设计规划,让学生的个性思维参与到劳动中来。
2.让支架参与到劳动中来。播放移栽番茄的视频,番茄种植步骤板贴的呈现,用任务的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
3.让情感参与到劳动中来。种植过程中,队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记录,解决的办法,劳动的所得,学生将情感融入到劳动的过程中。
陈引玉老师
课前准备充分,课时抓住重点,让学生动手实践,充分体现了劳动课的实践性特点,借用视频多媒体,开拓了课上资源,让劳动过程变得生动形象,更加直观。
陆舒婷老师
作为劳动课程,劳动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课堂,包括小组合作劳动,在劳动过程中探究、思考劳动问题,商量劳动解决方法,提升了劳动思维和能力。
郑玄老师
小学中段的劳动目标是,初步体验种植等简单的生产劳动,初步体会与他人合作劳动,懂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珍惜劳动成果。华老师在课前,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询问他人,再进行汇报交流,懂得种植的技术和要点,并在实践中体验到劳动的艰辛,掌握种植的技术,同时学会反思劳动中出现的问题,努力加以解决,提升了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劳动品质。
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以拥有两种思想。”智慧在碰撞中会更亮丽。相信,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会多一份智慧,多一份创新,我们的教学之花一定会更加绚丽多彩。
转自:“杭州富春七小”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