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科研 · 课题研究 | 立足课堂 唱演融合

2023/4/6 11:33:24  阅读:109 发布者:

立足课堂 唱演融合

——音乐组3月校本研究报道

本学期音乐组依据艺术课程新标准提出的核心素养,围绕《提升学生课前歌声演唱水平的实践研究》进行校本研究课题的交流学习。在组长王斯博老师的带领下,全体音乐组教师就本学期的研究课题进行了第一次研究学习分享。

一、“技”“趣”合一

王斯博老师首先解读新课标中针对歌唱教学要立足课堂,从兴趣出发。我们的唱歌教育应当给孩子带来快乐,让他们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为逐步提高歌唱能力奠定基础。

马鹤、毕诗曼两位老师结合低年段中的儿歌题材曲目将气息、坐姿、口型等基础训练融入儿歌中,让学生在读歌词中体验。马鹤老师围绕歌唱技能要融入通感体验的主题,在学习 2/4 拍的歌曲《郊游》时,与学生一边做动作,一边理解歌曲的韵律特点。毕诗曼老师运用柯达伊手势来帮助学生固定音高,学生随着老师的琴声演唱,拳头代表根音 do、双手平放为三音 me、双手立起为五音 sol,既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会音符,又能在兴趣中喜欢歌唱。

二、“技”“情”合一

丁冬、周维和黄瀚玉三位老师结合课堂的实践操作,分别对歌词的理解、对音乐形象的想象,来自然地提升学生的演唱技能。丁冬老师在歌曲《只怕不抵抗》中引导学生将儿童团员们的英勇精神表现出来,再融入课堂中发声练习的气息的控制、音准、强弱的技巧来再丰富歌曲的情感。周维老师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和实践,通过讲故事、游戏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歌曲所包含的情感,并能将作品中的情感用歌声体现出来,就能够逐渐形成良好的歌唱能力。

三、“技”“演”合一

王玲、杨微老师针对高年段的课堂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角色扮演,来体验作品所要表现的情感。王玲老师在分享自己在教学中实例中提到,表演对学生来说,是激发他们歌唱审美情感的最佳途径。通过表演,学生就会更生动地抒发出作品的情感。杨微老师在音乐课堂中,借助了表演活动提升学生的音乐创编能力。如在《小鸟小鸟》的歌唱表演中,根据歌词的含义,按乐句创编春天万事万物的动作进行表演,在表演中,学生的歌声也会生动很多。

最后王斯博老师总结,歌唱之所以被称为“艺术”,而不是“技术”,是因为歌者是借助科学的歌唱技巧,将内心真切的情感表达出来,从而唱出感人的歌声。组内老师在以《提升学生课前歌声演唱水平的实践研究》为中心下,立足于课堂,从“位置统一、声音统一”的两个方面对课前歌声训练逐渐提高,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让我们的校本研究更扎实有效。

转自:“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