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 · 课题研究 | 巧引活水润童心
2023/4/6 11:32:51 阅读:96 发布者:
巧引活水润童心
——心理组校本课题研究
学期初,为更好的发挥体验式教学在心理课堂上的作用,提高心理课堂质量,提升教学效果,进一步使学生在课堂上实现自主、高效的学习,心理组教师结合推门课和第一轮教学研究课,深入开展了校本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活动体验式心理教学内容的研究》,让学生们在心理课堂上充分将体验式教学赋能最大化。潘智群副校长、韩巍和曲艺主任对本轮教学实践进行了集中听评课指导,初步取得了以下成果。
扩大活动范围,提升学生专注力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低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占据主导地位,他们的注意力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而且无法长时间持续,容易被外界新鲜事物所吸引,从而分散注意力。孟凡琦老师执教《注意大本营》一课,试图通过设置“闯关式”游戏活动,在闯关游戏中完成了注意力训练,这种形式让每一名学生都以课堂参与者的身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仅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内控力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进入了思维的活跃期和行为的好动期,因为他们正处于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有了自我控制的主观意识,但受知识储备和生活阅历的限制,无法真正养成自律意识。杨光老师以学生心理剧作为切入点,在《可贵的自控力》一课中,通过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中自控力不强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自我控制策略。通过开展“挑战100秒”、“抵制诱惑我能行”、“‘我’动‘你’不动”等趣味活动,动静结合,庄谐并重,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到拥有自控力的乐趣。
丰富活动形式,提振学生精神力
新时代背景下的学生视野越来越开阔,情感生活也丰富多彩,把握好学生们的思想脉搏,才能够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引导他们的道德感、理智感、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保证其情感发展向稳定性过渡。王昕彤教师的《认识情绪》一课,通过“热身游戏”让学生们认识体验了什么是情绪,通过“演一演、猜一猜”亲自参与表演了多种情绪,通过“神秘礼物”让课堂师生、生生有了更多的互动,最后随着教师的引导,学生踊跃地思考,积极的找到转化消极情绪的正确方法。学生们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里沉浸到所创设的教学情景中,通过形式多样的快乐教学,达到了调动学生积极情绪的初衷。
三位老师,三节心理课,基于各学段不同的学情设置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活动,以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为基点,保证每一名学生都成为课堂的参与者,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成长。突出了心理课活动设计的层次性和递进性,让学生的体验在不同的环节中逐级增强,真正做到了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全员参与活动。同时将课堂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做到润物细无声,直指学生内心。
又是一年春好处,满园桃李映春光。通过本轮课题研究,心理组集体研讨,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过程中,致力打造一支具有凝聚力的教师团队,每一次研磨都会迎来一次成长,每一次成长积蓄了满满的能量。今后,心理组将继续扎实有效地开展研究活动,完善课堂教学,努力提高学科教育教学质量,让心理教学为学生的人生未来筑基。
转自:“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