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 · 课题研究 | 善用类比迁移 发展核心素养
2023/4/6 11:30:33 阅读:104 发布者:
善用类比迁移
发展核心素养
——六年数学校本研究报道
开学初,六年数学组教师紧紧围绕“在单元整体教学中促进学生理解与迁移能力的研究”这一校本课题,结合“圆柱与圆锥”单元的教学进行了第一轮研究活动。
本轮研究中,郭佳乐、高政英和陆双三位老师分别从《圆柱与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的体积》三个课例展开研究。三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立足学生发展,借助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通过实践操作将新旧知识有效沟通,激发学生已有经验,鼓励方法多样化,通过知识的有效迁移理解抽象的数学原理。本轮研究成果初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法迁移,提高课堂实效
研究中通过研读和对比教材发现:“圆柱的认识”与“圆锥的认识”这两部分教材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与编排上结构形式基本一致。所以,教学中将“圆柱与圆锥的认识”整合为全新的单元开启课。整合后,通过对图形内部和外部特征的实践探究,加深了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大大提升了课堂实效。
教学中,郭佳乐老师引导学生注重学习方法的迁移,以立体图形点、线、面的学习为切入点展开教学。通过“摸一摸”“数一数”和“切一切”等活动探究并发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和想象的过程,触摸到图形的表面,也深入到图形的内部,对立体图形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二、聚焦推理,发展学生能力
数学推理是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概念。高政英老师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注重沟通圆柱的展开图与圆柱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运用迁移、类推等策略,引导学生认识新概念、学习新知识。
学生经历猜想、动手操作、观察发现、推理验证的过程,感知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间的关系。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化“曲面”为“平面”,化未知为已知,化抽象为直观,在不断转化的过程中推导出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在操作、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
三、多维建构,感悟思想方法
充分把握学情,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能够有效驱动学生的深入思考,进而推动教学有效展开。陆双老师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大胆放手,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经验,尝试运用多种策略探究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生通过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经历大胆猜想、推理验证的过程,用“等积变形”“积面成体”和实验操作等方法推导出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在陆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理解了知识本质、掌握了研究方法、感悟了思想方法,发展了空间观念,学生的高阶思维得到了有效培养。
通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学生不仅对单元知识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更重要的是将数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迁移类推到其他数学主题,从而自主探究,体会数学思想,促进高阶思维的发展。在今后的研究中,六年数学组全体教师将继续在实践中完善,在总结中提升,在反思中不断前行。
转自:“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