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说”出风采 “观”促成长——嘉兴市实验小学开展新课标研修背景下的说课观课活动

2023/4/6 10:41:30  阅读:110 发布者: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而我们也在不断进步的路上……

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说课能力,

让更多的青年教师卷入到专业成长的舞台,

学校特别开展了本次青年教师说课观课活动。

01

西校区

语文组的张新晨老师和数学组的王艳老师两位青年教师进行了说课展示。张老师以“统整融合观单元视域,定素养本位析动静相生”对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五下第七单元《威尼斯的小艇》进行说课,主要从纵观教材,明编排之特点;整体架构,定统整之思路;聚焦要素,定开篇之基调;多维实践,指向核心素养四大板块展开。王老师从教材分析、学情把握、教学目标重难点、理念与方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展开说课。在分析学情的时候,王老师不仅仅凭经验判断,也通过相应的前测更精准的定位学情,真正做到以学定教的理念。

导师点评

  两位教师说课结束后,黄周琴老师针对张老师说课做出点评:一、仪态端庄、从容自信、良好的语言表现能力;二、有灵魂——一个高大上的主题,统整起整个说课内容;三、有依据——教材、课标、学生;四、单元统整——任务群构建有设计感;五、聚焦单篇——落实课时目标有方法;多方位肯定了张老师的说课,同时挖掘问题提出思考:1.单篇课文课时安排不够明晰;2.如何基于单元学习任务群落实单篇课文学习任务?3.作业设计、评价,热点体现不够突出。同时也希望我们所有的老师能够学起来——主动学,有危机意识;走出去,提高眼界。同时卷起来——提升竞争力。张森老师从细节出发,一步一步优化王老师的说课,从一个有特色的主题、一张有清晰教材内容及不同版本教材对比的图片、一份有题有预设生层有预期目标的课件,都清晰地表达张老师的经验与细致。

02

东校区

语文组范心宇老师从三年级《海底世界》的教材解读、学情分析等六个方面进行说课。范教师精心设置真实的学习情境,针对学习目标的达成,设计了学习评价单,将评价融入学习情境之中,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她的评价贯穿了整个学习过程,设计了自评和他评,进一步体现了“学教评一体化”。紧接着,语文组徐晓旭老师点评范教师的说课,认为范老师的说课有三个亮点:思路清晰,框架清楚;情境创设有始有终,构思巧妙;评价角度精准,精心设计学习评价量表,达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她建议如果在说课中能同时把板书呈现给大家,体现整个教学思路,那就更完美了。

数学组的沈铭扬老师展示的说课是《分数的意义》。他先进行分数表示“量”的意义的教学,再从分数的现实意义归纳、抽象出分数“率”的意义, 让学生通过分月饼的现实案例建立形与数的联系,构建数学问题的直观模型,把理性抽象的概念直观化了。夏小林副校长随后进行点评,他从沈老师的课着手介绍了说课的基本环节与时间把控,并且就课堂教学中“学--评”的结合,提出为学生学的知识点重点分析,深入浅出将理性知识通过形象转化,特别要重点突出学生的学,让学生获得终身的学习的能力。全体老师边听边思考,也进行现场交流互动,活跃的气氛也活跃了思维。

最后朱筠副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认为说课是教师研究课堂的最重要的方式,希望老师们在说课时能把各个模块作系统的逻辑思考,并突出重点模块进行重点讲述与分析,把“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为什么学”等说明白。他要求全体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学习教育理论,敢于创新实践,成为研究型的教师。

03

科技城校区

语文组和艺术组的老师一起观看了三个课堂教学片段,深入学习理解学习任务群。

老师们首先观摩袁丹琦老师执教的《神州谣》片段。本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结合图文、生活经历、课外知识等,认识祖国的名山大川。黄河长江借助地图、教师讲解、视频来感受母亲河知道母亲河是怎样的,体会其气势;珠峰借助

感受高,再请同学借助课外知识了解珠峰具体有多高;长城借助学生真实的攀爬经历,以及

加深感受。如此,同学们对名山大川的特点有了直观感受,再结合不同形式的重读,不断强化印象。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既是一个单独的学习任务群,也与其他学习任务群组成一个大学习任务群,具备学习任务群的共性,那么实用功能比较隐性的课文教学可以怎样落实呢?景洪春老师一改文言文字词句理解串讲式的教学模式,以复述、创造性复述、表演等层级式的交流与表达形式为古文教学中实用性任务群的开展与实施提供了新的思路,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亲近感,引领语文学习回归学生的日常生活。

从信息转化过程的角度来看,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要考虑三方面内容,即获取信息,传递信息,满足生活的需要。陈丹铭老师通过创设“讲解员”的情境以及符合情境需求的评价落实学生生活的需要,巧设连词成句感知课文内容、借助思维导图概括课文内容为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支架。

在本次研修期间,老师们对《静思录》中提到的,《新课标》设置的6个学习任务群进行了讨论。在老师们热烈的讨论后,为了帮助老师进一步理解“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这一学习任务群,刘颖教导进行了主题为《切于实用,益于生活——“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实践与思考》的发言。发言中点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指向实用性文本的阅读活动,一类是以实用为目的的表达交流活动,在语文教材中多落实在《口语交际》版块。

结合研修实例,刘颖教导讲到,一篇课文不一定指向于某一个任务群,这一学习任务群也可能是结合教师教学设计的实际需求而产生的。

期间刘颖教导还多次指出,实用性文本在语文教材中不是以单元呈现的,而是散布于各个单元的文本中。

接着,刘颖教导向我们分享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几个教学策略:

1.设置实用性情境。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的学习更具真实感。

2.基于真实性问题。如,三年级《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中,学生要解决如何在过程中向游客介绍清楚纸的用途。

3.展开言语实践活动。如在教学设计中,搭建支架,让学生能够提取出文本的关键信息。

4.实施表现性评价。这一点是围绕“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要落实到信息的梳理和传递,并用语言表达出来。要引导学生注意“实用性阅读与表达”的目的、对象、情境,以及交流效果,注意内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简洁明了。

数学和科学老师在心理赋能中心学习观摩数学课堂教学转型课例——《1000以内数的认识》,并进行研讨交流。

老师们通过现场观摩视频课的形式,学习观摩了何思佳和贺琳佳两位老师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片段。两位老师课感都非常好,语言功底深厚,课堂节奏把握得当。老师们结合:怎样让学生主动学起来,让学习更加有效深入?同时对比两位老师教学过程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交流分别哪些地方处理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多个问题进行思考交流。

王宏伟校长结合两位老师的课,从“怎样提问”和“怎样反馈”两个方面,对老师们平时的常规课堂给出了指导性建议,学导课堂落实到常规教学,关注小组讨论、学生表达、学生整理总结、上台表达等等,把课堂留给孩子,让学习真实发生。

通过本次说课观课活动, 我们坚信会有更多的教师卷入专业成长的舞台。

转自:“嘉兴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