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共上“云”端,赏教学美景 ——嘉兴市实验小学组织学习T30中国教学论坛暨2023年全国小学语文名特教师课堂观摩研讨活动

2023/4/6 10:38:53  阅读:141 发布者:

共上“云”端 赏“教学”美景

蒙蒙春雨,送来教研好风景。322-23日,T30中国教学论坛(小学语文)2023年全国小学语文名特教师课堂观摩研讨活动如约而至。本次活动以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促进语文课堂转型,落实学习任务群视野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能和教学质量,构建素养导向下的语文新课堂,以“课堂展示+课例点评+专家报告”的方式,全方位、立体式地呈现了新课标背景下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不同类型课文的任务群构建与推进,为一线教师准确把握语文要素,落实语文要素指明了方向。

嘉兴市实验小学对本次活动高度重视,东校区在朱筠副校长、夏小林副校长的周密部署,教导处副主任陆小萍老师的精心组织下,东校区全体语文教师齐聚三楼多功能厅,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本次云端学习活动中,他们克服了课务的困难,认真参与了本次活动。

01/云端赴会

嘉实小语人共赴此次小语盛宴,共赏任务群视野下的教研美景。

02/学习体会

嘉实语文教师不仅积极参与到本次活动中来,还认真地写下了学习体会。

学习,不止快乐

——嘉兴市实验小学东校区四年级语文教师陆小萍

今天我有幸观看江苏省特级教师徐国荣老师执教的《漏》一文。课堂生动活泼,徐老师语言自然朴实,不失风趣幽默,学生们学得轻松自然,听课老师更是沉浸其中,直呼妙哉!整堂课紧扣语文要素“复述故事”,精心设计环节,让我受益匪浅。课堂伊始,徐老师联系杭州本土资源,巧妙创设情境,聊西湖,聊白娘子,与学生一下子拉近距离。紧接着把《白蛇传》与课文相比较,让学生一下子了解课文的特点。徐老师顺势介绍民间故事的特点,语言直白通俗,学生明白易懂。接下来,徐老师又巧设学习任务群,与学生一起完成整篇课文的学习。学习任务明确,目标指向清晰。

一、巧设朗读。读顺难读的句子,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读好老虎和贼的动作词语,通过对一对的方式来理解文本重复的特点;再读心理活动的句子,学生读出了情绪和感情。

二、巧设想象。徐老师以一个例子做范本,带着学生想象老虎和贼害怕的神态、样子,再引导学生挑选不同场景继续想象。看似在链接课文内容,实则是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为讲故事作铺垫。

三、理解“巧合”。徐老师也是做了由扶到放的设计,由一个“漏”字引出,思考:如果直接说明“漏雨”,就没有后面精彩的故事情节了,让学生明白讲故事的技巧——制造巧合。再由学生自己去发现,零零碎碎的交流却是拼成了一张巨大的网。学生越来越明白“巧合”的设计奇妙,更是对这样的巧合回味无穷。      徐老师看似在教这篇课文,实则教了学生很多,比如人生的道理、讲故事的技巧、文本的魅力……将学与趣巧妙融合,意犹未尽又恰到好处,让听课的老师耳目一新,又牢牢抓住了孩子们的胃口,不断唤起学生的妙语连珠,我们看到了学生是这堂课上真正的主人。

——嘉兴市实验小学东校区三年级语文教师徐晓旭

景老师在教学《杨氏之子》一课时,在导入环节即直入课文,以“(  )之(     ),甚(       )”句式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运用。在课文深入学习的环节,景老师更是根据课文内容创设了与生活情境紧密结合的三个任务,小组围绕任务分层学习。三个小组结合问题情境开展复述、创造性复述和表演。在展示中,教师用引导性语言为学生搭建自然的语言支架,学生一步步学会如何理解生活中的调侃、如何礼貌应答、如何称呼对方,教学的设计立足于课文,又应用于生活。整个教学过程是生活情境运用型的,学生自然真实的反应,教师随机的点拨令课堂清新真切。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要学会倾听、阅读和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的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交流沟通的需要。我们在设计和运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时要设置实用性情境、基于真实问题来展开具体言语实践活动,同时以表现性评价引导学生关注目的、对象、情境,支持交流效果的达到。

——嘉兴市实验小学东校区三年级语文教师董叶琴

娄老师的《黄帝的传说》让我印象深刻。在教学中,娄老师懂得放手,注重培养学生思辩质疑、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上,娄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让学生边默读课文边思考,并圈画出相关句子,并通过小组学习让学生自己研究、发掘、总结,大大调动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娄老师还注重创设教学情境,将整个教学活动联系日常生活,学生在课堂上仿佛走进了博物馆,通过参观浏览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黄帝的了不起。最后学生充当小讲解员,巩固所学。娄老师关注了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学得轻松,学得扎实。

——嘉兴市实验小学东校区三年级语文教师郑洁

正如娄屹兰老师说的:中低年级,开展学习任务群的学习,课堂教学需要设计趣味性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结构化实战活动促进学生言语经验重构,创设全程性学习情境引发学生联想思考,从而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娄老师执教的《黄帝的传说》一课,在轩辕黄帝史迹展览的情境中,从两个趣味性的相互关联的学习任务出发,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设计巧妙、课堂精彩。学生兴趣十足,轻松完成学习任务。       印象较深的是与学生生活外延紧密联系的情境创设;人人参与其中的学习任务,如小组合作给四幅图画排序,朗读,契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草帽联想到轮子,巧妙渗透“类比联想”这个难点;杭州亚运招募讲解员,学生合作讲黄帝造车的故事,并进行小组展示,学生互评有细则等。从输入到输出,一气呵成,赞。

——嘉兴市实验小学东校区二年级语文教师王婧青

徐国荣老师的民间故事《漏》这一课让我印象深刻。在教学之初,徐老师出示了老虎和贼的一系列动作,徐老师与学生一问一答搭建了语言支架,引导学生发现民间故事其中之一的特点为“重复”,并相机指导学生发现民间故事“重复”的意义。在整节课的教学活动中你,徐老师都积极给予学生评价,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创意表达及对文本的复述。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关注到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在阅读到有特点的作品时可以尝试让学生仿写进行输出,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嘉兴市实验小学东校区三年级语文教师范心宇

娄老师执教的《黄帝的传说》令我印象颇深。一是娄老师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来创设情境,并且做到了将整个情境贯穿于整堂语文课中,打破了原有课堂只是用情境引入的方式,给了学生一个完整的真实的可体验的学习情境。二是娄老师的课逻辑清晰,环节巧妙。娄老师的课堂上学生的任务就是“读与讲”二字,但是娄老师在设计时运用了各种各样有趣的方法引导孩子们去读去讲,让孩子们能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同时娄老师创设的真实的情景又激发了孩子们主动讲故事的欲望。三是学生学习有明确的评价。讲故事中的各条评价细则不仅能激励孩子把故事讲好,更让孩子们在自主练习的时候有了方向和指引。各条评价细则将”讲得好“中的”好“字具象化,更能帮助孩子们提高讲故事的能力。

——嘉兴市实验小学东校区四年级语文教师张洁

于松建老师的《军神》一课让我印象深刻,于老师利用学习任务群,将课堂完全交由学生,由一本沃克医生的《回忆录》为支架,支起整堂课的构架,从“猜一猜哪些情节会被写进这本回忆录呢”——后又小组讨论“哪些情节应该浓墨重彩地写”———最后“如果你是沃克医生,你会在这本回忆录上写什么?”,三个大问题引领,学生自主探讨、分享、交流,逐步生成课堂的内容,师生互相评价推进课堂进度,达成课堂目标。

正如于老师所言:教学中,我们应该亲耳听到学生想的,从而用评价来帮助修改、推动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而让学生主动到达学习目标。这样以学习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一堂堂课都让我收获颇丰,打开了语文课堂的新思路。

——嘉兴市实验小学东校区一年级语文教师姚婷

徐国荣老师的《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习氛围轻松自在,民间故事特点把控清晰,导学线路层次分明……这样的课堂余味丰厚。

——嘉兴市实验小学东校区六年级语文教师沈岑

听了娄屹兰老师的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新样态》的报告,受益匪浅。娄老师从如何设计趣味性学习项目,如何开展结构化学习活动,如何创设全程性的学习情境三个方面展开交流。娄老师首先介绍了什么是趣味性的学习任务。它是以学生学习生活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并且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资源的一种学习任务。开展结构化的学习活动可以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与分享,表达和交流,梳理与探究等方面进行实践活动的设计。最后一点也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如何创设全程性的学习情境。关于全程性学习情境,娄老师说,可以利用相似的语境,让学生习得知识。让学生在综合、真实的语境中运用知识。这些都为我的课堂教学指引方向。

——嘉兴市实验小学东校区五年级语文教师徐月芳

听了张学伟老师的《红楼春趣》,感受颇多。《红楼春趣》作为略读课,承担落实语文要素的任务;作为古典名著《红楼梦》进入小学语文课程的第一课,承载着开启“红楼”之窗、亲近“红楼”之书的重要使命。张学伟老师的课堂分为四个部分:出示三组难读难理解的词语(对应“捡风筝”“拿风筝”“放风筝”)在猜读中理解词语意思,梳理文章内容;抓住“笑”字紧扣语言品读宝玉等人物形象,感受大观园里日常的生活境况;了解“断”“散”等隐喻手法,拓展红楼片段;推荐阅读《黛玉葬花》《香菱学诗》等红楼故事。张老师诙谐幽默,课上得轻松,激发了孩子们阅读《红楼梦》的兴趣。

张学伟老师的微报告指出新时代的语文应该教授孩子们像智者一样思维,像能者一样做事,像作者一样表达。张老师用多个教学片断生动阐释了语文应向思维深处、向其它学科、向语言妙处、向历史未来、向真实生活打开……语文,应该向四面八方打开。打开的语文,奥妙无穷,千姿百态。

——嘉兴市实验小学东校区五年级语文教师郁园园

有幸聆听了徐国荣老师执教的民间故事《漏》,徐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不露痕迹的点拨,扎扎实实的训练,让我印象深刻。徐老师始终围绕这个民间故事中的重复、巧合等特点设计教学,接词游戏,同桌互读,设计重复情节⋯⋯在一遍遍朗读中体会故事的精彩与巧妙,在一次次寻找中探寻民问故事的特点。在学生分享收获时,不仅尊重孩子的想法,也适时点拨了他们尚未触及的深度。能留给学生思考与继续学习的兴趣。

——嘉兴市实验小学东校区四年级语文教师项梦圆

结语

本次T30中国教学论坛(小学语文)2023年全国小学语文名特教师课堂观摩研讨活动如同春风推动着我们嘉实小语人,共上“云”端,共赏教研美景,我们会进一步用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更有效落实语文要素,构建好语文学习任务群。

转自:“嘉兴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