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春光 扬帆起航——音乐组课题组专题研究活动
2023/4/6 10:34:58 阅读:138 发布者:
人间最美三月天,春花烂漫展新颜。3月16日,音乐教研组的《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融合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在长沙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立项课题中开题论证。为进一步研究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3月26日,课题主持人陈艺灵老师做了《关于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融合“术”与“道”的思考》的专题讲座,音乐教研组全体教师参加此次专题研究活动。
在讲座中,陈艺灵老师列举了很多音乐教学中的实例,让我们意识到一节音乐课能不能带给学生音乐性的东西,培养学生音乐方面的素养,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感知能力是这节课的核心要求;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是不是真正的具有实效性,是不是能够切切实实的有助于学习目标的高效达成,通过技术的帮助,是否能够真正的“促进教师的教,优化学生的学”,是我们在技术运用时要好好思考的。
此次讲座内容丰富,干货满满,老师们听的认真,学的仔细。
陈艺灵老师告诉我们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研究上,不能忽略教育之本源,而滥用技术之手段。特别是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有没有切实提高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是我们值得关注的。
陈老师的讲解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老师们深受启发,非常受用。
今天听了陈艺灵老师的分享,让我对小学音乐课堂信息技术的融合与运用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结合音视制作播放软件,将动画、文本、图像与音频进行有效的整合,能够将音乐可视化。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合理且巧妙。不仅能够带动学生有层次地理解音乐作品塑造的音乐风格、音乐形象、音乐情感,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既丰富了音乐课堂,又能提高教学效率。本次学习收获满满,以后将在教学中一定要积极探索,用好信息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彭亚
听了陈艺灵老师的《思考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融合的“术”与“道”》让我受益匪浅,现在我们面临着教育改革时期,作为教师就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大胆、积极地去学习新的知识。而信息技术就是我们当前需要掌握的技术之一。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丰富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音乐信息,是寓教于乐的最佳途径之一。但是陈老师的讲座也让我了解到,信息技术的运用也不能想当然地去用。而是知其所以然地去用,有思考有创意地去用。同时也需要常态化地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多一分思考,少一分炫技,选择真正适合学生和课堂内容的去运用。
——谢文超
听了陈艺灵老师的《思考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融合的“术”与“道”》又有了一些新的感悟。作为音乐老师,我们首先要从音乐学科出发,每一个教学目标的完成要充分赋能给学生。不断的优化我们的教学设计,每一个信息技术的运用要合理,确保更高效的完成教学目标。同时也要有选择的运用,不能为了炫技而忽视了使用信息技术的最终目的。
——李洁莹
非常荣幸又一次聆听了陈艺灵老师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融合的讲座。在陈老师的指导下,我克服了各种技术问题,不仅丰富了我平时“教”的过程,也加强了学生“学”的过程的趣味性与互动性。以“融合”作为出发点开展课堂教学研究,通过新的教学方式,使教学价值得到提高,而构建更加和谐、高效的音乐课堂。更好帮助老师组织教学,激发孩子学习兴趣,能更好的理解音乐形象。
——刘宇英
今天听了陈老师的讲座让我有了新的感悟。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更多是通过简单的黑板、
、电子琴等向学生阐述相关内容,时间一长,学生难免提不起兴趣。多媒体应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不同方面的展示,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需要,为其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其参与教学中。
——宋晓昀
从现在开始转变技术应用观念,提升自己常态化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提升自身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中,让信息技术之“术”真正常态化作用于立德树人之“道”,以先进技术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做到“术”与“道”的统一,是我们课题组要深入研究的。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通过本次讲座,老师们对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进行更好的有效融合有了更清晰的认知,纷纷表示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收获与感悟融入到日常教学中,继续认真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在专业成长的实践道路上不断前行,扬帆远航。
转自:“长沙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