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活水入清渠,方塘一鉴开——山东省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工作坊走进淄博市张店区重庆路中学

2023/3/30 16:01:36  阅读:133 发布者:

活水入清渠,方塘一鉴开

山东省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工作坊专家进校指导活动

春风浩荡满目新,扬帆奋进正当时。为更好地发挥特级教师工作坊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进一步提升我市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共享,山东省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工作坊主持人盛靓及其专家团队,于322-23日来到淄博市张店区重庆路中学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淄博市心理教研员高立平老师,淄博市各区县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以及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

活动安排

开幕式

322日下午,在淄博市基础教育研究院心理教研员高立平老师的主持下,本次活动拉开序幕。

重庆路中学(八中北校)于强副校长致欢迎词。于校长用“三所”在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表达了对工作坊专家团队的欢迎:于重庆路中学而言,所来皆因势;于在场的所有的心理专家团队、心理骨干教师而言,所来皆因责;于千千万万学生和家庭而言,所往皆因爱。

工作汇报,众行致远

淄博市心理教研员高立平老师、张店区心理教研员王瑶老师、博山区心理教研员邢惠春老师、淄博师专附属中学杜咏梅老师分别从市、区县、学校三级进行了心理健康工作汇报。

淄博市基础教育研究院 心理教研员 高立平

高老师分别从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的方向三个方面对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介绍。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师资队伍逐步优化、课程体系建设逐步完备、心理健康活动渠道逐步拓宽、心理危机干预体系逐步成熟、心理阵地建设逐步强化,这些都是令人欣喜的。但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同时,高老师也指明了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下一步方向:一、广泛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强通识宣教;二、逐步完善校内心理危机系统化干预机制;三、逐步完善资源配置,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进程;四、积极协同有关部门,建立高危学生群体联防、联控、联动工作体系;五、不断深化全环境育人,营造有利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健康氛围。

张店区教育研究中心 心理教研员 王瑶

王老师从师资保障、学生心理筛查、心理课开设、创新教研模式、心理专业培训、多方联动共促心育发展方面对张店区的心理健康工作做了重点解读。教师招聘中专设心理教师岗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师资保障;心理优质课评选、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评选,不仅激发了心理老师的积极性,还有助于老师的专业成长;内容形式多样的片区教研,同伴互助式培训与专家引领式培训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共促心理教研的开展;常态化的全员心理筛查、心理课开设以及个体咨询,有助于更精准地了解学情,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以心理健康月活动、心理健康班队会、心理专题讲座、心理团辅活动等多种活动为契机,形成了重视心理健康、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为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博山区基础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心理教研员 邢慧春

邢老师以“花开满树,沁心育德”为题,向与会老师交流了博山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高度重视心理骨干教师的培养,充分利用学科会、片区教研、网络教研等形式,力求打造学会“仰视”,学会“环视”、学会“俯视”的高素质团队。在居家防疫、“渡阳”等特殊时期,中心推出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为学生及家长送去关怀与帮助。针对学生成长中的困惑,日常工作中扎实开展心理课、团体辅导和健康教育讲座等,积极开展家校共育工作,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立足学生发展需要积极推进教师课题研究,力求促进心理教师全方位发展。

淄博师专附属中学 专职心理老师 杜咏梅

杜老师以“心育之花,静静开放”为题,从多措并举做实工作和心育之花,静静开放两个方面向与会老师交流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高度重视心理课程体系的建设,积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此基础上,学校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和主题班会积极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常态化开展。扎实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为学生营造了积极的育心环境,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同时也促进了学校心理教师的快速成长,在优质课评选、论文及课题发表等诸多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专家访谈,深度引领

 在专家访谈阶段,专家团队的成员与我市心理健康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大家积极发言,纷纷向专家请教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困惑。对与会老师提出的问题与困惑,盛教授一一进行解答,与会教师收获满满。

科研指导,指明方向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辛素飞教授针对心理健康教师的发展进行了《关于科研:文章和课题》的专题指导。辛教授从如何选题、如何撰写评审书以及如何提高申报课题的成功率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指导。辛教授风趣幽默、倾囊相授,使老师们如沐春风、豁然开朗。最后辛教授以“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来鼓励大家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不畏艰难,不断提升科研能力。

周村区心理教研员刘洁滢就课题《普通中小学生情绪管理一体化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所遇到的困难,提出了两点疑问:第一点,在课程的整体设计上如何体现统筹规划、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原则;第二点,采用哪种课程评价方式最为科学。

盛教授针对以上问题做出了专业的回应:我们应以情绪为研究的切入点,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带动学生其他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以相关的教育理论为支撑,使理论与实践互相指导、互相促进。辛教授进行了补充:小学、初中、高中的情绪管理课程是有共性的,只是不同学段的课程在深度上应有所区别。

张店区西六路小学许春苗老师就课题《小学1+N全学科渗透心理教育的实践研究》提出了两点疑问:第一点,如何在各学科教学中巧妙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点,如何建设有特色的中小学心理学科基地。

盛教授就以上问题给出精彩的答复:可以将成长型思维、积极心理思维贯穿在各学科教学全过程,尤其要贯穿于对学生的评价当中;可以以专业素养的深耕作为突破口,提升心理学科基地的发展水平。

课堂展示,聚焦成长

323日上午,张店区重庆路中学的专职心理老师李颖首先展示了《Hi,忧忧》一课。本课选用《头脑特工队》片段,同学们通过参与体验、自我探秘、交流分享、转化应用等系列活动,认识到像忧伤这类负面情绪也能给自己带来积极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接纳忧伤,并掌握与忧伤相处的方法和技巧。

来自鲁东大学的2022级应用心理硕士彭程展示了《我有锦囊妙计》一课。彭老师采用深入人心的视频让学生意识到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需要“锦囊”来化解困难,获得成长!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小组讨论,展示分享等形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找到解决方法。同时,彭老师也给出了四个锦囊妙计帮助学生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认知。

专家评课,助推成长

 

在评课交流环节,李颖和彭程两位老师,分别对自己的备课思路和课堂实施进行了梳理和反思。各区县教研员、心理老师对这两节课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盛教授从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及成长型思维两个方面对执教老师的课例进行点评。盛教授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课首先是“心理”,即运用心理学专业理论作为支撑来设计活动,盛教授肯定了两位老师教学设计的专业性。第二个就是“健康”,“健康”二字都体现在学生的收获中,学生是否获得了有帮助的收获以及如何体现。要重视课后评估,即结果性评价。第三个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体现在具有逻辑性的课程设计中,教育通过课堂环节的层层递进、环节之间的紧密链接来实现。最后是“课”,意味着需要在上课过程中把握课堂节奏、随时调整课堂节奏,也就是形成性评价,这也是两位老师有待提升的地方。盛教授给出的建议一是打磨逐字稿,二是放慢速度。同时,盛教授还建议将成长型思维应用到课程设计中,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向上滑动阅览

(博山区教研员 郉惠春)

第一节课李颖老师整堂课教态自然,条理清晰,用《头脑特工队》影片片段作为突破口,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兴趣和参与性。整堂课李老师设置问题有效度比较高,从现实到影片再回到现实,问题提出逐步深入,层层递进,达成比较好的课堂效果。学生感受性强、收获很大。需要提升的点:教师语言再简练一点;课堂内容容量过大,再精简几个环节会更好!

第二节课彭老师整体素质比较高,运用成长型思维设计课程,问题设置层层深入,环节之间衔接比较自然。需要提升的点:要贴近学生、了解学生,不易过多讲解,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动性。

(博山骨干教师 赵扬)

今天听过两位老师的课受益匪浅。第一节李老师遵循了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特点,不管是从视频的节选和情绪专题的切入点,都做得恰当好处。问题的设置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第二节彭老师的《我有锦囊妙计》,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建立成长性思维,让学生有机会打开自我,探索自我,成就自我。

 

(博山骨干教师 窦艳群)

李老师的《hi,忧忧》这节课,贴近学生的需求,选题切口小,内容有深度,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是一节值得学习的课。特别是选用了《头脑特工队》的小片段,让学生们带着极大的兴趣去探究忧伤情绪从不受欢迎到也可以发挥隐藏作用,逐渐接纳忧伤情绪。如果可以在环节上精简一下,突出重点,紧扣教学目标,那么课堂的生成就会更精彩。

向上滑动阅览

(桓台县教研员 郭花)

听李颖老师的课,有三点很打动我。一是李老师让我看到了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应该有的样子,那么平和、那么温暖、开放和接纳,这是心理老师区别于其它学科教师的特质所在。二是这节课真正做到了基于学生的成长点,聚焦学生生活中存在的“忧伤”“emo”这个问题设计教学目标。情绪的课很多老师在上,但本课点抓的准,切口大小正合适,这就使整堂课做到了有的放矢。我县李莹老师在设计作业这个主题时就聚焦了不拖拉这样一个点,与本课有异曲同工之妙。三是整堂课有两条线同步推进,相得益彰。一条线是利用电影《头脑特工队》创设的系列情境和设计的系列问题,因由精当的设计,起到了很好的体验和唤醒作用。另一条线是利用“情绪操作台”这一工具组织的系列活动,让学生的经验分享和成长有了平台和路径。

如果提建议的话,一方面是我想刚才李老师在说课反思中自我觉察很到位,这个内容安排在一节课的确课堂容量大了一些。另一方面当课堂足够开放之后,会很考验老师的应对能力,这一点我想各科老师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锤炼。

第二节听优秀师范生的课,首先感觉到出课研究生的确非常优秀,让我对现在的师范生教育感到非常振奋。这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两点一是简约二是充分的参与,我想这两个方面同样是相得益彰,正是因为设计简约才会有学生充分的参与,而反观有的课却是一味的去做加法,教师上的匆忙,学生参与难以深入。这节课在学生充分的参与和智慧分享中让我们感受到了学生的拔节和成长。如果提一点想法的话,就是“成长拦路石”感觉是一个相对比较宽泛的主题,如果本节课再聚焦一下是不是能更好一些。

 

(高青县骨干教师 涂艳艳)

李颖老师执教的《Hi,忧忧》是一节效果良好的心理课,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展示活动后面对成绩时产生的忧伤情绪,设计了一节时效性极强的情绪课程。

课程伊始,通过呈现片段与问题,让学生意识到情绪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其次通过活动“我的忧忧”,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觉察忧忧的存在和对待它的方式;再通过“探秘忧忧”,穿插视频及小组讨论的方式,了解忧伤的作用;最后通过“接纳忧忧”,讨论接纳它的妙招,并呈现情绪梳理四部曲,介绍接纳情绪的妙招。

李老师通过四个活动以及通脑特工队片段的穿插,帮助学生觉察到忧伤,从积极视角看待忧伤,接纳忧伤,让学生可以与忧伤情绪共处,做情绪的主人。她设计的问题精简,逐步深入,层层递进,引发学生深层次思考。

第二节是彭程老师基于成长型思维执教的《我有锦囊妙计》一课。彭老师的课堂设计逻辑清晰,环节简约,学生能充分参与进来。

(淄川区骨干教师董丽华)

多次听过李颖老师的课,李老师的综合素质非常过高,每次听她的课都很有收获。针对今天《Hi,忧忧》这节课,我说一下自己的感受:

1.这节课是学生需要的课,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地气;

2.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的交流、分享中能感受到他们的收获;

3.一点建议:课程内容比较多,一堂课上学生的体验不够深入,是否可以拆分成两节课进行,让学生有深度的探索体验,并加以实践应用!

(高青县骨干教师 涂艳艳)

李颖老师执教的《Hi,忧忧》是一节效果良好的心理课,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展示活动后面对成绩时产生的忧伤情绪,设计了一节时效性极强的情绪课程。

课程伊始,通过呈现片段与问题,让学生意识到情绪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其次通过活动“我的忧忧”,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觉察忧忧的存在和对待它的方式;再通过“探秘忧忧”,穿插视频及小组讨论的方式,了解忧伤的作用;最后通过“接纳忧忧”,讨论接纳它的妙招,并呈现情绪梳理四部曲,介绍接纳情绪的妙招。

李老师通过四个活动,以及通脑特工队片段的穿插,帮助学生觉察到忧伤,从积极视角看待忧伤,以及接纳忧伤,让学生可以与忧伤情绪共处,做情绪的主人。她设计的问题精简,逐步深入,层层递进,引发学生深层次思考。

第二节是彭程老师基于成长型思维执教的《我有锦囊妙计》一课。彭老师的课堂设计逻辑清晰,环节简约,学生能充分参与进来。

问卷调查,知心育心

随后,专家团队对学生们进行关于《初中生生活态度》的问卷调查,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初中生的生活和心理情况。

活水入清渠,方塘一鉴开。心育花开,馨香满怀。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发挥了山东省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工作坊的辐射带动作用。淄博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将以此次培训活动为契机,紧随专家团队的步伐,脚踏实地,精耕细作,为谱写淄博市心理健康教育的华彩乐章贡献自己的力量。

转自:“初中心理健康山东特级教师工作坊”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