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新课标·萌新在行动】城阳区青年教师新课标研究与实践活动
2023/3/30 15:20:32 阅读:100 发布者:
阳春三月,新课标的春风袭来,带来了日益浓厚的城阳教研氛围。2023年3月14日下午,为进一步打造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评一体化”高效课堂,“城阳区青年教师新课标研究与实践”活动在城阳十七中如期召开。本次活动主要分为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展示和青年教师交流研讨两个环节。
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展示
01
东风盐场
首先是萌新一组、四组带来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第一组以“东风盐场”为大单元教学背景,首先分析了鲁教版、人教版、沪教版三册教材,从中提炼出“认识物质、利用物质、改造物质”的思路。将第八单元知识与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联系起来,结合海洋化工产业产出能力、海洋化工产业结构尚需优化的现状,确立了“东风盐场”这一背景,分析盐场目前所遇困境,运用化学知识,设计生产流程,改进原盐生产,从而将海水淡化、海水晒盐知识联系起来;“创新是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丰富盐场产品,将剩余知识整合起来。最后,从情境线、问题线、知识线、能力线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单元整体框架设计。
02
海洋化学资源
第四组在分析教材后,为构建完整单元设计,删减了溶解度、碳酸钠的性质、复分解三部分知识,优化了工艺流程,采用总-分-总的设计思路,着重梳理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流程,确定生产工艺,之后将海水制镁、海水晒盐、粗盐精制、海水制碱等知识嵌入梳理的生产流程中,最后通过“走进实验室”这一课时,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核心素养,并设计了单元教学作业。
春暖花开的季节
第九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展示
走进博物馆
01
第二组以“走进博物馆”为大单元教学背景,首先分析了金属这一单元在新课标中内容、学业要求及学习思路和方法,将学科大概念归结为“运用归类法研究一类物质的性质”。以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为基础,设计了整体教学主线:以博物馆中金属材料发展史,探究金属物理性质及冶铁方法,聚焦铁剑蚀刻技术,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探究铁剑锈蚀的原因及防护方法,提升资源回收利用和环保理念,最后通过策划金属藏品解说活动,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锅的变迁
02
第三组以“锅的变迁”为背景,通过分析对比了人教、鲁教、沪教三版教材,提炼出“运用归类法研究一类物质”大概念。通过锅具材料变迁、锅具材料来源、不粘锅解密、锅具的防锈与养护将金属这一单元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根据情境,将整个单元分为5课时,展示了每一课时的课时目标、评价目标,情景线、问题线等。通过精心设计每一课时的问题,学生可在学习人类社会的锅具变迁史中,深入了解金属材料,掌握金属的性质,提高学习探究能力。
春暖·花开
青年教师交流研讨
青年教师交流研讨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四个组围绕分享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展开激烈讨论,抓住各组教学设计亮点进行交流,实现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互相补充,进一步完善各组的教学设计思路。同时,各成员也纷纷阐述了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收获,比如怎样整合单元教学内容、快速找到合适的情境素材、准确提炼学科大概念等,切实提升了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
活动最后,城阳区初中化学教研员魏英姿老师进行总结点评。魏老师首先肯定了各组辛苦努力的成果,并对教学设计的创新之处提出表扬。同时,也对各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不足之处给予细心地指导。魏老师鼓励青年教师要认真钻研新课标,基于课标创造性开展课堂教学,加强课堂“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真正让新课标走进课堂里去。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青年教师们逐步梳理清楚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过程,明确构建教学设计的方向,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进一步深化了对新课标内容的理解,提高了研讨新课标的信心和能力。
春暖·花开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每一次教研都是一次历练自我,提升自我的宝贵历程,相信各位青年教师乘着新课标的春风,必将奋发向上,砥砺前行!
转自:“城阳初中化学微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