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榕城扬智慧 人工智能沾春风
2023/3/30 15:15:27 阅读:197 发布者:
为充分发挥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的示范引领与辐射作用,提升我市初中信息科技教师的人工智能教学能力,进一步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新课标理念,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2023年3月22日,广东省基础教育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揭阳)教研基地到揭阳岐山中学开展为期一天的人工智能“送教下乡”主题活动,活动包含三项内容——人工智能教学展示、人工智能教学问题交流以及人工智能常用教学平台实操。来自榕城区的初中信息科技教师以及教研基地全体成员参加了这场活动。
活动伊始,基地成员揭阳岐山中学魏烁佳老师送上一节题为《AI知我心——初探自然语言处理》的人工智能教学示范课。人类语言博大精深,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自然深奥,八年级的学生能探究明白吗?听课的老师们心中带着疑问。
只见魏老师从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人文历史引入,引导学生体验智能问答系统,推测其是否能通过图灵测试。随后魏老师邀请学生创建一个智能对话机器人接待到校的老师,解答老师们有关学校和活动存疑的问题,以此引导学生带着需求学习新知。接着,魏老师带着学生探究机器是如何回答问题的,师生从人类回答问题和学习的过程,类比探究机器回答问题和学习的过程,从而让自然语言处理在“智能对话”方面的相关原理直观地呈现出来。在此基础上,魏老师引导学生利用百度UNIT平台开展实验,创建智能聊天机器人,分工协作为机器人“训练”面向不同咨询需求的聊天技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基于机器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原理。紧接着,魏老师以问题框架——“我们还想设计一个解决______问题的聊天机器人,它具备______等智能回答技能,需准备的语料数据有______。”指导学生从思想、智能、创新三个维度进行创意畅想。在课堂的总结环节,魏老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智能对话技术带来的影响,明确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创新,机器有可能形成有情感意识的智能,而让人工智能一直往服务人类的方向发展是每个人的责任。
在随后开展的评课与人工智能教学问题交流环节,魏老师的课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大家都认为魏老师的教学能够基于真实问题开展,实现了“科”与“技”的并重,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得到涵养。随着交流的深入进行,参加活动的老师们关于人工智能教学的困惑逐一得到解决。
中午一点,老师们继续投入人工智能的学习活动中。揭东区第二中学的王璧生老师送来主题为《探究人工智能教学平台,助推人工智能教学开展》的讲座。王老师从近期的热门话题“ChatGPT”、“文心一言”谈起,介绍了近几年来国家有关人工智能的教育政策和相关标准,探讨了在人工智能时代开展人工智能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接着,王老师向在场老师们介绍了 “腾讯扣叮”、“Mind+”、“慧编程”等常用人工智能教学平台,并展示了本次学习活动的四个任务:“设计自动听写助手”、“设计实时翻译程序”、“设计校门车牌自动识别系统”、“设计校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在王老师现场的操作演示和耐心的指导下,老师们学习热情高涨,分别在“腾讯扣叮”和“Mind+”平台一一完成任务,体验并熟悉了“腾讯扣叮”、“Mind+”等人工智能教学平台的基本操作,同时还掌握了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图像识别、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为开展人工智能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讲座最后,王老师还向老师们分享了相关的人工智能教学资源。
本次送教下乡活动,为榕城区信息科技老师开展人工智能教学做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平台实操学习为老师们开展人工智能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次送教下乡活动,韩山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李泽莹、林璇两位主任带领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加入了研学。
转自:“广东省初中信息技术教研基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