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研结构新课堂
激活集团新力量
领悟新课标 把握新航向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为了更好地理解新课标的精神,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研究如何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如何落实“注重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的要求,促进一线小学数学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与教学行为跟进,提升课堂教学水平,3月17日,肥城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在核心校实验小学举办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结构化”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
肥城市实验小学党委书记、校长雷鹏,副校长张翠玲,集团校兼职教研员和全体小学数学教师6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会议由肥城市实验小学数学兼职教研员陈震环主持。
课堂教学 示范观摩
肥城市实验小学聂培培老师执教的《算式中的推理》一课,从学生感兴趣的猜一猜游戏引入,用学生喜欢的柯南训练营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充分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使抽象的推理变得更直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同时,聂老师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学生捋清思路,找准突破口,对推理有了比较系统的建构。整节课聂老师的语言具有亲和力,对学生的激励效果很好,同学发言积极踊跃,课堂气氛活跃。
老城街道中心小学赵文超老师执教的《分类统计》一课,课初创设了“帮助警察叔叔调查一分钟内经过学校门口的车辆情况”的背景,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在合作、交流、争论、比较的过程中,体会统计的生活意义,抽象出合理的统计方法。在巩固练习环节赵老师鼓励学生带着数学的眼光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体验分类统计的延伸与扩展,感受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养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边院镇中心小学王丽老师执教的《认识圆柱圆锥》一课,课前先让学生收集一些圆柱和圆锥的物品,按照下发的学习任务单进行观察、操作、探究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对圆柱和圆锥有了初步的认识,建立圆柱和圆锥的初步表象。课中,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猜一猜、比一比等活动中,逐步加深理解,明白认识图形就要找准关键特征。而王老师也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真正做到“让学生讲的更精彩”,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
课后研讨 激情碰撞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肥城市实验小学项玉静老师、老城街道中心小学李开星老师和边院镇中心小学武之程老师对以上三节优秀课例进行了精彩点评。三位老师的课堂均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情境,根据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在教学中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能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对未来学习有支撑意义的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在内容设计和教学环节真正践行了“教学内容结构化”的要求,有效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反思交流 共同进步
肥城市实验小学 周洁老师
有幸参加了肥城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教学内容结构化”课堂教学观摩会议,聆听了三位老师的精彩课展示,收获颇丰,对新课标倡导的大单元教学、结构化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
聂老师的课堂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把表达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找准解决此类问题的突破口,用清晰的语言把推理过程叙述出来,逻辑思维提升的同时真正让学生讲得更精彩。练习层次分明,既巩固了新知,又拓展了思维,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赵老师的课堂践行了新课标所提倡的创设具体情境这一要求,自然而然地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和欲望。课中,赵老师出示图书、超市、垃圾桶的分类统计,引申到课程、思维、方法等都可以进行分类统计,鼓励学生带着数学的眼光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体验分类统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养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的习惯。
王老师的课堂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借助对比观察的方式,形象生动地帮助学生理解圆柱、圆锥的特征。课中王老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整节课充满着观察、实验、操作、推理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活动,真正让学生在活动中进步,在活动中成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我们的行动才更加坚定。今后,我将以大单元教学、结构化教学抓手,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理解数学,让学生爱上数学、轻松学好数学!
老城街道中心小学 李强老师
今天参加了肥城市实验小学集团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结构化”课堂教学观摩会,会上欣赏了三位老师的精彩课例,倾听了三个教师团队的课例研磨过程,对教学内容结构化有了全新的认识。
三位教师的课堂精彩纷呈,给我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受。
1、精心设置情境,创设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聂老师为学生创设小侦探柯南闯关的情境,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收获知识,提高能力;赵老师则提供了交警护送学生上下学这一学生熟悉的情景,学生在对车辆进行分类整理时就热情高涨,同时又感到十分轻松,对分类整理有了深刻的认识。
2、活用教材,深入结构化教学。三位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智慧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课例。赵老师引导学生积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又让学生把所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王老师则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将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学生对两种物体的认识更深刻。
3、角色定位明确。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组织者。三位老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班内交流,形式多样,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更是积极合作,大胆展示,精彩纷呈。
半天的学习是短暂的,但我的收获却是丰富的,今后我将进一步学习教学内容结构化,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边院镇中心小学 王翠云老师
3月17日,我有幸参加了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数学“教学内容结构化”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听取了三位老师带来的课堂教学展示,体会颇深。
教学内容结构化是实现课程内容整体性的基本路径。教学时我们就要挖掘、回归数学的本质,用联系的观点学数学,要留有充裕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方法。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以完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我们应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主动探索方法,明确数学本质,突出知识间的联系,结合新版数学课程标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王丽老师执教的《认识圆柱和圆锥》,让我印象深刻,收获很大。王老师的这节课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汇报为主要学习方式,促使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地构建新知,教师只作适当的启发,引导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探究交流,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来解决,理解并掌握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END
教无止境,学亦有益。此次活动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观摩学习、博采众长的发展平台,对数学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专业水平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接下来,我们集团内将继续以构建结构化课堂为目标,抱着开放的学习心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一路引吭高歌,携手砥砺前行!
转自:“山东省肥城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