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让课标在实践中落地,让素养在课堂上生根——淄博市初中生物主题网络教研活动

2023/3/30 11:46:42  阅读:146 发布者:

阳春三月,万象更新。为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立足大单元整体教学,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成长,发展学生核心素养,315日上午,淄博市基础教育研究院组织开展了“以课例解读新课标,上出新课标好课”的主题网络教研活动。会议由市基础教育研究院生物兼职教研员张亮老师主持,全市初中生物教师通过淄博市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参加了此次教研活动。

高霞老师(张店区教育研究中学)以《人体生理》为例,从背景分析、课标解读、课例展示三个方面介绍了单元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人体生理》是生物学课程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历年学业水平考试的重中之重。从近三年的题目难度和答题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存在着“记不准;理解不透,思考不全;解决新情境下的问题能力较弱”等共性问题,反映了基于课标要求的全员落实还不到位。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首先要有“系统与整体”的思维,结合学情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基于问题情境,将生物学事实和概念通过专业思考和加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帮助学生建构各级概念,最终形成生命观念。

王涛老师(淄川区教学研究室)以《基于新课标的教学实践能力进阶——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例》为主题进行专题发言,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主线、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教学反思等方面介绍如何做好新课标与教材之间的衔接,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核心素养。教材分析要注重从知识到概念的过渡、教学目标要做好从三维到素养的聚集、教学策略要强调从理论到实践的升华、教学主线要突出从隐性到显性的转变、教学过程要体现从知识到素养的优化、作业评价要落实从纸笔到实践的衔接、教学反思要完成从经验到理论的升华。

索相云老师(高青县教学研究室)结合山东省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以《生物圈中的微生物》为例,介绍如何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其中,教学活动设计要以课程标准为准绳,坚持素养导向,依据课程理念、教学提示、教学建议和教学案例等多层次规范与指导,根据大单元课程内容,围绕大概念、重要概念,依据教学目标,对学习任务进行“由上而下”的逐级排序、分析,统筹设计、科学安排,准确把握学习任务的前后顺序。涉及综合学习,应设计系列的、进阶的活动,以实现“教什么”与“怎么教”的统一、目标与手段的统一、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张亮老师首先和老师们交流了生物学课程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他通过形象的比喻进行解释,指出培养目标是“想得到的美丽”,课程目标是“看得见的风景”,教学目标则是“走得到的景点”,这种层级化、一致性的“育人”目标体系,使“看得见的风景”既能对标“想得到的美丽”,又能落实到“走得到的景点”,将“立德树人”过程从抽象的目标逐步分解为具体的目标,使得教师理解并践行从“教书”走向“育人”有了清晰的路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有了清晰、可操作的依据。最后,张老师结合前期桓台县优质课评选课例专题《生物与环境》详细介绍了教学目标的叙写、大情境的设定、模型构建策略、教学评价实施等内容,为老师们的教学提供了具体落地的教学参考。

学习,永无止境

冬去春来,春满校园。四位老师的发言既有理论的高度,也有实践的深度,老师们仔细聆听、收获满满。相信,经过各位老师的不断尝试与探索,新课标的理念一定会在教学实践中落地,学生的核心素养将在课堂上生根。

转自:“桓台县初中生物教学研究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