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寻梦,虽蹒跚,也幸福

2023/3/30 11:39:29  阅读:106 发布者:

今晨,喜闻邓波老师要在初二上公开课——《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等绝佳的学习机会我们怎能错过,吃罢早点,便同数学组的小伙伴们提前来到教室,带好小板凳,期待精彩的到来。

邓老师首先通过创设“王大爷要将一块平行四边形土地平均分给四个儿子”的问题情景,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发展了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既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体现了学习本课的必要性。

在探究新知环节,老师没有让学生通过测量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这一特征,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将平行四边形绕对角线交点旋转180°后,发现平行四边形在对角线方面的特殊性质,最后通过推理论证形成结论。由测量到旋转180°的转变,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活动设计体现了老师对教材的独到理解与先进的教学理念。

随后的变式练习环节堪称本课最令人激动的时刻,没有之一。先是三道基础训练题目,三道题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紧紧围绕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展开,本课重难点不攻自破。接下来便是精彩的一题多变,在不断地变式中,既解决了课前引入问题,又探索了平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问题。整个环节鼓励学生多思多说,既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可谓是真正做到了鼓励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最值得一提的是,邓老师完美地体现了我校一直推行的“卓越245”课堂模式,可谓是炉火纯青,浑然天成。当然,本课的优点还有很多,篇幅有限,就不一一道来。大致总结如下:

情景创设有趣,探究活动别致;

师生互动真实,板书设计漂亮;

变式练习精彩,听课收获颇丰。

兴奋之余,思考良久,若是让我在这节课的基础上作些许改动,也许我会这样:

一是在课前的情境中,不给出小儿子的设计方案(小儿子说,只需要将两条对角线连接起来即可),而是把王大爷的问题抛给学生,问:聪明的同学们,你们可以帮助王大爷排忧解难吗?这样的改变,问题变得更开放,学生思考的空间更大。学完本课性质后再来解决这个问题,自己提出解决方案,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同时,学生在想到连接两条对角线后,老师继续追问:还有没有其他办法能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四等份呢?这个问题留给同学们课后思考(其实四等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仅仅是连接对角线这一种),这样就顺利的把数学课由课堂上延伸到了课堂外。

二是在探索新知的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同桌课前准备学具(两个全等的平行四边形),发动学生自己旋转180°,观察后记下相等的线段并全班交流。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既然探究,那就给学生创造条件,自己动手,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新知的发生过程。

三是学生通过观察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得到了相等的线段并做了记录,那就顺势而为,先给出符号语言,推理论证后再让学生用文字语言叙述出来,因为学生对于性质中的“互相平分”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有了符号语言的铺垫,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解释“互相平分”,可能学生对于这一性质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教学的万里路就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课堂实践中,在寻梦中我遇到了一群和我一样寻梦的人,我们怀揣着同样的梦想,虽蹒跚前行,却也走得幸福。

转自:“陕西省刘卫中学英语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