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课堂,让学生思维动起来---以整本书阅读典范英语8-10为例
2023/3/30 10:20:23 阅读:203 发布者:
本学期,我校主张要开展思维教学,让知识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学校聚焦“思维课堂”教学改革,坚持把学校的教研方向和研究重心立足在课堂、关注在思维、体现在深度。工作室在教学研究方面也提出要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只有思维动起来,学习才会发生,才能实现灵动课堂的效果。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思维的发展是学生学习真正发生的重要能力之一,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也是老师们从未停止的目标与方向。英语课堂中学生思维的发展是我当前在教学设计中考虑最多的元素。整本书阅读通过发展学生的阅读素养,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思维素养和人文素养。且整本书阅读在我校已经开展多年,我决定以整本书阅读作为自己思维教学的起点,看一看基于整本书阅读的情境与源于思维教学的课程设计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灵动英语课堂。
在本学期初,我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规划是提升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因此我对学生读书报告的内容版块提出了明确要求:故事讲述+个人感悟。但是前期孩子们读书报告的第二部分个人感悟很单薄,有的是简单一句话,有的是一些完全与故事主题意义并不相关的内容,更没有结构可言。我决定在故事分析中加入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动设计,希望每一位同学能与更多的同学分享读后的感悟,并能通过小组的集体智慧实现内容、语言与结构的多维发展。典范英语8-10Jem Stone Genie – the Crash讲述了精灵Jem因同学Pearl的阻挠,在准备飞行考试时不小心将Genius老师变成蜘蛛,最后成功化解风险并发现Pearl舞弊行为的故事。本书具有魔幻色彩,能吸引学生在节奏紧凑、撩人心弦的情节中感受正反面人物的所作所为和情感张力,体会到友谊和诚实的可贵。在这样的故事情境下,围绕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动设计也随之氤氲而来。我采用了魏玮老师分享的著名的World-Cafe(世界咖啡)会议模式,并运用到小组活动中,以期得到思维碰撞的最佳状态和效果。
以下这个活动中,我想引导学生解决两个问题:
1、感悟内容: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
2、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由句到段的表达能力即个人感悟能够从一句话过渡到一段话的表述。
我以思维进阶的方式来组织活动的各环节:
环节一、思维前驱。
身体动起来是思维动起来的第一步,通过学生身体动起来进而倒推学生思维动起来。这个环节设计的初衷就是学生要全员、全身心投入地在课堂内走动、讨论、质疑、解惑、记录并实现最佳的交流效果。打破了常规课堂中的沉闷,学生们也能在享受自由课堂氛围的同时最大化启动自己的思维。学生先写下自己对这个故事的所思所感,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个人分享,思维碰撞即将正式开启。
环节二、思维开动。
在小组内每一位成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之后,组长带领大家先就形成的这些观点进行评价,不管是内容或者语言的准确性都可以,不限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只要是组内约定俗成的即可。接下来需要小组将组员各自的感悟整理并汇总到一起成一个语篇。小组成员在撰写时还需要思考语篇的设计思路。经过小组全员的讨论与集体智慧,第一版本的故事感悟形成。
环节三、思维拓展。
在这个环节同学们要开始跨组交流与学习。组长驻守在原组负责将本组的作品及设计思路进行分享,同时还需要解答所有到访同学的质疑与困惑。组员则分别前往不同的小组“取经”,他们需要记录所访问小组的优秀内容及做法,还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在这样的交流碰撞中,学生会得到很多突破原始小组思维的想法,进而也会迸发出新的想法。这个过程中每一位同学都在不停的或解说、或询问、或记录,忙碌的身影在教室的各个角落穿梭着,各种热闹的声音在教室里回响着,思维的火花似乎都已经能看见了。
环节四、思维聚焦。
经过了思维的拓展,同学们原有的认知再一次被刷新并重构。从组内的评价到组外的学习再到现在组内的二次交流,每一个同学的眼界和思路都彻底打开,放松的学习环境与氛围带来了思维的重新建构。同学们在小组内依次分享自己外出的收获,这时我听到了有的同学已经关注别的小组的语篇结构,比如使用了进阶的连词,还有的同学关注了故事内容的不同视角。组长也带着组员们进行着新信息的筛选和重组,组员们表达着自己的看法,基于思维碰撞的第二版所思所感产生了。我邀请了几位小组代表在班内进行了分享。
分享之后,我带领着全班同学对比了一下其中一个小组的变化。在第一次的组内交流中,这个组并没有明显的结构,只有少量的连词使用;个人感想的角度是诚信及礼貌待人。在第二次的跨组交流之后,他们关注了语篇的结构,使用了连词如:First..., What’s more..., Last but not least...等,感悟的内容也更加的丰富,例如repair our“hole”in time,don’t be afraid of difficulties, don’t judge anyone before finding the truth 等,这些新颖又有趣的视角基于故事的主题意义且远远超越了故事内容本身。这就是是思维碰撞带给整本书阅读的从“ read between the lines” 到 “read beyond the lines”的质的飞跃。
原来基于思维的课堂设计是如此的奇妙,短短一节课,同学们的思维发展已经实现了可视化的突破。那就继续在这样灵动的英语课堂中,让思维发展的声音成为这个春天最美的音符吧!
转自:“魏玮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