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体”同行,“艺”路开花——2023年盐田区艺体骨干教师高端研修班顺利结业
2023/3/30 10:03:35 阅读:103 发布者:
3月11日,盐田区教科院少年艺术院和少年体育院联合组织举办的盐田区艺体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顺利结业。为期4天的学习令盐田区艺体骨干教师收获颇丰,通过不同学科的专家指点,走访珠海市各学校交流研讨,教师们对于如何打破学科壁垒、进行课程融合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
盐田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潘海辉,盐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天才,副院长陈尚宝,艺体幼综合部部长、少年艺术院院长李婷,科研指导部部长、少年体育院院长刘永利和艺体骨干教师合影留念
一、专家引领促科研 砥砺前行谱新篇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教授高嵘为体育教师进行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运动教育模式应用》讲座,通过新课标清晰明了的阐述了运用运动教育模式实现新课标的落地方法。刘永利部长表示此次学习不仅加深了近代体育学的历史传承,更深入研讨了运动教育模式应用于一线教学的案例,充分肯定了此次学习的收获和教师的成长。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教育与研究中心副教授张汉超在《艺术课程标准的眼神解读——借助影视声音的视角》中进行新课标的解读—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综合。讲座中以影视声音为切入点为艺体教师提供了新的视角,给予学员更深一步的探索和思考。
广东省中小学名师李冬梅老师在她的《新时代背景下,对学校美育课堂的思考》中不仅阐述了对新时代美术教材和教育理念的解读,还分享了她所深入研究的敦煌文化在美育课程中应用与拓展,有利于我区美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研讨凝智慧 交流促新思
老师们利用课后时间,分组积极进行研讨,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展开激烈的讨论,进行思维的碰撞,尝试用新思路、新方法探索课程融合的新路径。
三、课例分享共研讨,聚焦课标新路径
经过4天的学习,四个学习小组的学员代表分享了学习总结,他们从学习心得、未来展望、课例分享等方面概括了4天的学习收获,同时也表达了对区教育局、教科院领导和授课专家团队的感激之情。
第一小组由来自林园小学的熊威老师进行了心得分享,他表示很开心能有这次交流学习的机会。来自盐田区外国语学校的张煜老师展示了《“万里长征”耐久跑单元教学设计》的融合课例,通过绘画、音乐、历史等学科的融合,提高学生对于耐久跑练习的兴趣,提升学生沟通协调、团结合作的能力。
第二小组由来自乐群实验小学的王瑞瑶老师、中山纪念学校的彭秋力老师、深圳市高级盐田学校的余丽灵老师和殷连新老师进行了学习心得分享和《民传醒狮-传承弘扬》的大单元课例展示。通过“叙狮”、“写狮”、“舞狮”、“展狮”四个主题,有机融合了音体美三个学科,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运动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小组由来自外国语东和分校的卫荣健老师进行心得分享,他从“新”“乐”“正”三个关键词着手,表示未来会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的加强各学科的练习,给学生更好的教育。来自田心小学的朱林翔老师通过一节《匈牙利舞曲》展示了如何通过学科的融合,让一节传统的音乐课变得更加有趣、生动。
第四小组由来自海涛小学的纪创龙老师进行心得分享,他认为课程融合不是目的而是途径,新课程新融合必须具备新思考。来自永安小学的王森林老师进行了《折返跑与游戏》的体育课例分享,他通过“坐火车逛动物园”“猎物与猎人”“火场营救”等有趣的小游戏,将音乐、美术十分自然的融入了体育课。
研讨分享结束后,老师们纷纷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并表示将本次学习的收获带回学校进行实践,扎根于盐田教育,落实到育人课堂。
学员的部分心得 »»
四、结业仪式
结业仪式由李婷部长主持,她总结了此次学习的意义,期待学员们通过本次的学习,拓展课程融合的教学思路,能将所学、所想、所感扎实的落实到每一节课堂中,打破学科壁垒,形成学科融合的新课堂。
区教科院李天才院长对本次研修活动表示了高度的认可,他从新课标中课程融合的方向到结合盐田教育的开展落实,提出了具体的方式和导向,并对本次研修班的老师们的课例分享与心得体会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希望全体学员持续用好研修平台,进行良性的“卷”,形成音体美课程融合新体系,勤交流,多碰撞,抓落实,引领盐田教育走向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此次活动是聚焦艺体跨学科融合课程的研发,为我区教师搭建了专业成长和提升的平台,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推动后续系列活动的开展,共同助推盐田区艺体教育走上新阶梯。
转自:“深圳市盐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