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春送云端情,共研谱新曲--张店区小学科学教师参加山东省小学科学网络教研“齐鲁大讲堂”第95期活动纪实

2023/3/29 17:31:38  阅读:154 发布者:

生活明朗,万物可爱。2023321日,伴随着春分节气的到来,我们迎来了“齐鲁科学大讲堂”网络研修——山东省第95期小学科学网络教研。

本期齐鲁大讲堂是威海专场,先由威海教师团队展示三节课堂教学视频及教后反思,然后由专家进行专业点评,最后由卢主任作总结发言。

01

课例展示

《养成生活好习惯》

来自威海经济开发区皇冠小学的孙蕾老师带来了《养成生活好习惯》一课。孙老师引领学生展开充分的调查研究,从自己和家人身上发现不良的生活习惯,并对这些习惯对身体的危害作了深入讨论。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分别论证了吸烟、熬夜、喝酒、挑食、吃零食等习惯的不良后果。针对学生喜欢喝碳酸饮料的习惯,孙老师带领学生开展分组实验,观察了蛋壳在碳酸饮料中钙质流失的现象,直观地感受到碳酸饮料对身体的危害。最后学生总结制定了健康生活提示录,以监督自己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这节课提升了学生的反思评价能力,培养了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养蚕》

来自威海技术经济开发区青岛路小学李怡婷老师带来了《养蚕》一课。这节课,用古诗“春蚕到死丝方尽”导入课题,从而提出问题:蚕的一生会经历哪些过程?通过小组合作养蚕的任务驱动,引导学生用研读资料、小组交流等方法,了解养蚕知识,完成养蚕锦囊卡,从而制定养蚕计划。师生爱心饲养承诺书的签订,提升了学生热爱生命的意识。

养蚕环节通过整理分析养蚕日记,交流蚕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总结蚕的生命周期三个环节。学生自己饲养蚕,基于实际观察,进行归纳总结,能够更直观地感受蚕一生的变化情况。导入古诗的回扣,让学生从科学角度批判古诗的不严谨,从而进一步理解生命周期。通过列举其他动物生命周期,总结出动物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等几个过程。拓展环节,通过对比古今缫丝技术,认识到人类与科技之间的关系。

《植物怎样繁殖后代》

张老师在《植物怎样繁殖后代》一课中,用古诗《悯农》引发学生对植物繁殖后代的思考。基础活动环节,观察种子的结构,并猜想每一部分发育成植物的什么部位,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学习进阶环节,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张老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合理猜想的基础上,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包括水分、空气、光照、土壤等五个变量的探究活动,让孩子自主选择研究,活动非常充分。交流评价环节,首先对关于种子萌发对比实验进行讨论交流;然后拓展了扦插、压条等繁殖方式,并进行了扦插、压条的实践活动。整节课思路清晰、活动丰富,真正体现了做中学的教学理念。

02

专家点评

本期点评专家是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齐鲁名师杨冰冰。杨老师认为“每节课对比新旧课标,也是对未来新的教材的一种提前预知与把握,同时也可以思考我们的现行教材,如果结合新课标,我们应该如何上,这是一种对新课标的最好的实践。”她结合新旧课标的对比,依次对三节课分别从“亮点”与“建议”两个方面给出了点评。

杨老师认为,这三节课都是生命科学领域的课,体现的是对生命的热爱。生命科学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很多便利,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的时候,我们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这些内容的好处,了解更多的生命科学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意识到他们的收获能提高了生活质量,延长了人类的寿命,做到了为健康生活而服务。

03

总结发言

最后,卢巍主任对三节精彩课例进行了总结分析,也对执教老师给予了高度评价。

习惯的养成是一贯行为的集中表现,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真正经历从认知,到产生情绪、情感的变化,再到观念的形成,最终才能形成习惯,卢主任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以及接触的人和事对学生的影响,激发学生有意识地感知生活中的人和事,从而形成正面的、积极的观念。

卢主任表示,《养蚕》这节课旨在让孩子见证生命的历程,让学生思考生命的不同阶段分别需要的保障条件是什么,人类在此过程中可以给予哪些帮助,进而思考人类如何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孔子有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本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让每位科学老师能够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行,让老师们能够上好每一节科学课。教无止境,我们在路上!

04

活动掠影

05

收获反思

321日,与全省科学教师相聚钉钉平台,学习了《养成生活好习惯》、《养蚕》和《植物怎样繁殖后代》三课,通过学习三位优秀教师的授课反思,收获颇丰。三位教师从生活中实例或者学生动手实践探究出发,引导学生学习相应的知识,逐步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一、结合生活,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

《养成生活好习惯》一课,从生活中常见的不良习惯出发,结合具体的实例,思考不良习惯给我们带来的影响,结合相关视频展示不良习惯带来的危害,引发学生思考。在学生了解这些不良习惯和其危害的基础上,从饮食、运动、作息、学习和娱乐五个方面为自己制定“健康生活提示录”,督促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制定计划,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在《养蚕》一课中,教师首先为学生提供资料,学生讨论找出养蚕需要的注意事项,再通过视频介绍让学生了解养蚕的过程。学生小组讨论进行分工,并确定好观察时间、观察任务以及记录方法。为保证学生再养蚕过程中不会放弃实验,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引入签订爱心养蚕承诺书,使学生感受到所承担的责任最终顺利完成养蚕任务。

三、有效记录实验,交流实验过程。

在《养蚕》一课中,教师引导学生表达养蚕过程中的发现,例如蚕一生中共蜕了几次茧、蚕的生命周期。学生利用绘图展示了蚕的一生,并在探讨中补全了蚕的生命的周期性,在此基础上推广到动物的一生和生物的生命周期,感受生命的美丽。

四、评价量表的合理使用,落实“教学评一体化”。

在《养蚕》一课中,教师出示评价量表,学生根据评价量表中要求进行整理并展示蚕的一生所经历的阶段,其他小组对其答案进行评价并补充,完善蚕的阶段并补齐周期性。学生根据评价量表中的细则给自己打分,完成对观察养蚕过程的评价。(淄博市张店区齐悦实验小学  李成龙)

转自:“张店小学科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