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示范引领展亮点,交流研讨促提升

2023/3/29 15:50:33  阅读:92 发布者:

示范引领展亮点

 交流研讨促提升

— 济南市历下区立德学校 —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漪;石本无火,相击则发光。为进一步增进小初衔接,实现小初年级的顺利过渡,燕山小学教育集团成员校——立德学校、龙鼎实验学校以济南市教育局印发《实施基础教育全学段衔接“泉引桥”工程的指导意见(试行)》为行动指南,开展五六七年级联合教研活动,携手探索小升初衔接教育新途径,打造独具特色的“启承”系列课程。

-01-

教学相长,张弛有度

七年级语文教师罗丹执教《世说新语·咏雪》一课。教师以短小精悍的文本,搭配干净利落的课堂,将本节课所学与之前学习文言内容前勾后连,让学生梳理文言文方法,课堂容量大而有序。

通过一个一个小问题,一步一步引出文本主旨,精言妙语中寓教于乐,将一篇文言文上得生动有趣。同学们高举着手,渴望进行回答展示,明亮的眼睛里写满了热情和期待。

-02-

以评促教,有的放矢

五年级语文教师王正玲执教《陋室铭》一课。教师用四个任务串起文章内容,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小组合作解决问题,逐步深入文章作者刘禹锡的内心世界。

伴随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诵读声,课堂上气氛高涨,师生读之,译之,品之,赏之,辩之,漫谈古人智慧,照见今人之行。

-03-

研教并行,群策群力

 展示课后,立德学校和龙鼎实验学校的领导、老师们对两位老师的展示课作出点评并就中小衔接问题开展研讨活动。老师们一致认为,两节展示课尽管内容不同,但各有千秋,异彩纷呈,氤氲着浓浓的语文味,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同时,老师们提出,中小衔接的语文课堂上应注重学习方法总结,学科技巧提炼;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同伴,融入进学生中,与学生同行,保证教授的知识贴合学生实际;小学阶段的课堂既要注重扩充与积累,又要尊重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做到课前有任务,课后有素养。

 王宁宁主任指出,两位老师的课都体现了教学评一致性,教师在课堂上作为学生的陪伴者和同行者,有梯度地设计问题,层层递进,使得小组合作水到渠成,体现了课堂的深度、广度、厚度。

王晓寒主任指出,两位老师的课堂条理清晰,读、评、问、写相结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并学会自己解决问题,除此之外,老师们还尤其注重方法的指导和梳理,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赵立云副校长对立德老师们的发言进行了总结,同时表示,我们在小初衔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提问意识,注重对思维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要做到准、清、活、实。

包利刚副校长总结发言。包校长指出,小学和初中作为义务教育的两个阶段,既相互联系,又在诸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学校和教师要未雨绸缪,以多元化培训开启衔接教育,以适应性教学提升衔接技能,以有效性管理推进能力提升,注重教授内容、课堂模式、学生能力与习惯的衔接,从而实现小学初中教育的无缝对接,助推学生的幸福成功。

凝心聚力,争创一流,是集团永远的目标;耕耘求索,滋兰树蕙,是集团不懈的追求。本次联合教研,研究与实践相融共进,使衔接年级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提升,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和学校教育质量提升提供了强力支撑;精准施策,共聚智慧发挥团队优势,确保中小衔接的各项目标得以实现。

转自:“历下区小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