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开展“双新”再探究与“大单元”教学新探索主题交流研讨活动
2023/3/24 17:07:08 阅读:139 发布者:
为进一步探究、贯彻新课程、新教材,大单元、大概念统领下的实践教学,提升通用技术一线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理清单元教学的脉络,在乌鲁木齐市教研中心教研员孔晔老师主持下,乌鲁木齐市通用技术学科教研活动于2023年3月22日上午举行。
活动伊始,市教研员孔晔老师就“通用技术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是什么?”和“双新的‘新’到底‘新在哪里?”两个问题展开了阐述。他说道:通用技术的核心素养是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和物化能力,是不是图样表达和物化能力是通用技术的核心育人价值呢?如何挖掘更深层次的核心育人价值,这和教师的成就感、归属感直接挂钩,答案不是唯一的。“双新”要突破这个“新”就必须了解什么是大单元、大概念教学模式,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课程结构—〉课程设计—〉学习过程—〉评价方式,这一系列的改变,教师应该了解到,新时代教学模式,是用教材去教书,而非仅限于教教材!
孔老师提出了直击教师心灵的问题,引发了全场教师深思。接下来进行了两个微讲座:一是师大附中孙国林老师的《“双新”背景下,现行通用技术教材比较分析》,二是九中陈富贵老师的《大单元教学的尝试》;又进行了两个微分享:一是实验学校杨涛老师的《“双新”背景下的学考复习与备考》,二是高级中学葛继昌老师的《教研对教师的意义》。
四位老师用自己真实的教学经验,告诉全场教师,通用技术学科的发展,不是依靠个人,是要靠全体通用技术教师共同努力。高级中学的葛继昌老师,强调:通用技术教师的发展,不能仅依靠通用技术教学,还应该主动承担各类竞赛,做到“两条腿走路”,这样通用技术教师能力、通用技术学科地位才真正会得到提升。
大单元教学着眼于“大”字,大单元的结构化,不仅是知识、技能的结构化,更是教学活动的结构化、问题的结构化。结构化是基于深度学习的理念,在大概念、大任务的驱动下,使教材的知识得到整合,从而实现条理化、纲领化。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再只盯着知识点、考点,而应尝试“左顾右盼、上挂下联”。考验着教师更加广泛的知识领域,教师不单是一门学科的专家,教师在运用教学素材时,也应该考虑从课堂内外到校内校外,教学视野从学习领域扩展到生活领域。陶行知先生有一句话:“学习即生活”,我们一线教师如何落实好这样的教育观念,还亟待探究。
教研,是可以帮助广大教师答疑解惑的一种方式,让亟待探究的问题放在台面上得到耀眼阳光的直晒,让广大教师共同面对,共同探索,有困难才有成长,困难就是机遇。
转自:“教研员在行动”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