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全市中小学音乐教师及红山教育音乐工作室成员进行在线观摩学习活动
2023/3/24 16:58:37 阅读:107 发布者:
互鉴共进,审美育人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美育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美育教学的发展,以教育国际化助推教育现代化,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23年3月18日,海淀教育与世界对话“互鉴共进,审美育人”2023年海淀区艺术教育国际研讨会,邀请了国际国内艺术教育的专家代表进行研讨。乌鲁木齐市教育研究中心中小学音乐教研员、红山教育中学音乐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桑彩虹老师组织全市中小学音乐教师及中小学音乐工作室成员进行在线观摩学习。
本次会议由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公室联合主办。主要议题分为四点:1.海淀艺术教育与世界对话;2.审美艺术素养;3.大中小幼美育一体化背景下的戏剧教育;4.中小学博物馆教育。本次会议意在打造国际交流合作渠道,创建更多交流合作平台,与世界教育的连接日益增进,通过海淀教育与世界对话,加强与世界教育的同频共振,用教育国际化为教育现代化赋能。
艺术教育承担着基础教育的美育任务,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进程的驱动器和推动者。赋予青少年自主发展的能力,激励并推动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与创造。艺术教育作为情感的载体,也是美育的途径与手段。在艺术的世界里,体现了多姿多彩的美。多年来,艺术教育一直秉承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在开展艺术学科课堂教学的同时,搭建各种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促进学生更广泛地接触艺术,体验艺术。
在专家发言中,来自美国的亚当·马泰椰克提出:“我们在音乐课上教什么?为全校音乐项目准备课程。”他指出音乐课是帮助学生们在音乐教育中成为更好的人,作为音乐教师,需要让我们的学生具备必要的技能,接触、欣赏和演奏伟大的音乐作品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做准备。如何建立这些目标课程?需要遵循相关的标准,并将标准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避免相同的知识在不同的年级重复出现会打消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循序渐进地推进音乐学习。
通过此次观摩学习,从关注教师教学到重视人的全面培养,让我们了解到,审美教育的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促进感知能力的发展,开发想象的能力,鼓励思维创新。桑老师指出:作为一线教师更要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我们中小学教师应该以课标为指导,以创新思维为引领,去寻找更好的做法,探索美育教育的新途径。
转自:“教研员在行动”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