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马金荣红山教育名师工作室主题教研活动
2023/3/24 16:53:38 阅读:103 发布者:
深研新课标 探索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的重要教育教学形式,是落实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为解决一线教师在案例教学实践中的诸多困惑,2023年3月15日下午,马金荣红山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通过网络教研的形式,学习了教研网主办的案例教学策略研究——“走向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教学变革”系列论坛暨课例展示活动。
本次活动由课标修订组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李晓东教授领衔,通过“问题导入——案例展示——专家点评——问题回应”的方式,分享来自陕西、浙江的成功经验与做法,通过展示和分析一线教学宝贵的破冰实践,梳理案例教学的关键问题,并提出具体策略,帮助广大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正确理解案例教学,为一线教师在实践中落实案例教学要求提供参考和借鉴。
北京师范大学李晓东教授在问题导入环节,首先针对一线教师普遍存在的困惑进行了分类展示,如案例选择要遵循什么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案例教学与项目式学习是何关系?如何评价道德与法治课案例教学的效果……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教师在此次的观摩学习中,带着问题去发现、去思考,进而探索出解决方法。
在案例展示环节,来自陕西的梁寅子老师带来了《活出生命的精彩》这一课,在本课的设计过程中,梁老师以黄文秀的故事为主线,采用一案到底的教学方法,全景展现了黄文秀的生命历程。课例展示后,来自陕西的夏波老师以“优化案例教学,提升教学效益”为主题,从教学目标、学生活动、案例故事、教学板块以及核心素养落实等方面对本课进行了全面分析,为一线教师后期设计案例教学提供了指引。
来自浙江的王玲老师,在《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这一课的案例教学设计中,通过习近平总书记给台州少年的来信为导入,分别通过“百废待兴·祖辈的故事”“全面振兴·父辈的接续”“伟大复兴·吾辈的使命”三个任务活动,引导学生真体悟,最终落实核心素养。课例展示后,来自浙江的曾夏凤老师以“本真:案例教学的实施与感悟”为主题,从真目标、真情境、真探究、真成长四个角度,引导教师在一线实操中,注重关注案例教学的实效性。
课例观摩结束后,北京师范大学李晓东教授对课前问题进行了一一回应,工作室成员也纷纷交流了自己的见解与思考。案例教学策略是落实课程教学变革的方式之一,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不断研读新课标,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对新课标的感悟与理解,让凸显素养立意的课堂真正落地。
转自:“教研员在行动”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