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和”新课堂论坛】构建以学为主体的新课堂生态
2023/3/24 14:50:58 阅读:80 发布者:
构建以学为主体的新课堂生态
文/魏刚
新课改的“备 -教 -学 -评”一致性,不论是从目标的确立、教学过程的设计还是从评价任务的设置,其中心思想还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真正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去学,而老师的作用是用最专业的知识来指导学生明确最佳的标准,且怎样才能最好地达成学习目标。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们设置了一个任务,是吃螃蟹。那我们这节课的目的是学生能够学会吃螃蟹的方法,并且还得吃得很开心,充满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前的教学方式是这样的:老师们拿了一个螃蟹,首先教大家认识螃蟹,然后去讲解螃蟹的特征,生活环境,用途等等;然后教大家吃螃蟹的步骤:第一步,拿出所有吃螃蟹的工具;第二步先用剪刀剪掉螃蟹腿;第三步,用小锤子敲打螃蟹壳;第四步再用专业工具打开螃蟹壳;然后继续第四步、第五步,最后教完了。学生按照老师的教的步骤一步一步处理完螃蟹,这个时候实际上已经完成了任务,目标达成。但是估计有些同学要么没学会,要么嫌太麻烦干脆不弄,要嘛就是最后吃的时候会说:费了这么大劲,结果就这点蟹肉,还不如吃肉更过瘾。也就是说吃得没有了乐趣,可能会从此没有了吃螃蟹的期待和渴望。也就是说虽然目标达成,却失去了这个教学活动的意义,他的兴趣没有被激发,更别说能力的提高。
新课改的“备 -教 -学 -评”一致性的教学模式却大大改变了这种现象。还是以吃螃蟹为例。老师拿了螃蟹,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认知互相讨论螃蟹的生长环境,特点,还有它的用途。老师用专业的语言来描述螃蟹的美味,激发学生对螃蟹的主动认识和吃螃蟹的渴望,然后提出问题,怎样才能把螃蟹吃掉。学生可以讨论通过用不同的方法。这个时候学生会积极地开动脑筋,提出各种不同的方案,最后师生可以对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价,优中选优,最终师生共同找到最好的方案。我想这个时候,最后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结合老师的指导,对自己的劳动成果的体验一定是美好的,快乐的。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达成了学习目标,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更能引导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那么新课改的“备 -教 -学 -评”是我们整个过程的有机保障。“备”是要备教材,备老师,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等等,能够让老师更有效的掌控本节课,提前设计好整个过程的方法、步骤及每个环节的目标达成标准。“教”是教师用精湛专业的知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把学生最需要的东西进行传授;“学”则是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最有效的学法,牢固掌握教学内容,如观察法,讨论法等;“评”无疑是整个过程最关键的环节,每个环节的目标达成要有评价,这样老师和学生也才能了解目标完成情况,从而有了一个标准,也就共同努力有了方向。通过评价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表现欲。更能通过评价来肯定他们的行为,提高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品德。
这几个环节协调统一能使整个课堂高效,生动,学生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且学而不厌。
魏刚,滕南中学艺体部主任。滕州市骨干教师,着力于业务的提升和专业的钻研,曾获得滕州市教师基本功一等奖,枣庄市教师基本功一等奖,山东省教师基本功一等奖,全国体育教师基本功一等奖。
转自:“滕南教学教研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