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举手发言?

2023/3/24 11:16:52  阅读:109 发布者:

因为工作特点,经常到学校听课,几乎各个年段都有所涉及。其中,有一个现象非常明显,那就是现在课堂上积极主动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少,差不多寥寥无几。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主要跟学生年龄有关,随着年龄增长,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与羞涩心理在增强,小学生发言积极,初中生次之,高中生则更少。应该说此观点有一定道理,但从教育心理角度,这种想象又不太正常,或不可取。

课堂学习本身就需要学生积极获取新知,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这样才能对所学内容真正理解掌握。当然,造成学生不愿举手发言的因素很多,如教学内容、学习基础、学生性格、教学方式等,但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在教师这方面。学生就是学生。那么,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举手发言?建议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精心设问。人都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尤其未成年学生更加明显。基于此,备课时教师要紧扣课标,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精心设计3-5个有价值、充满挑战与悬念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将学生的思考欲望与思维情绪尽快调动与激发起来,以达到学生积极主动举手发言之目的。诸多案例显示,教师在课堂上未能设计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就会严重制约着学生思考欲望与回答积极性。

第二,改进教法。尽管新课程方案已实施多年,但很多老师的课堂还是比较传统,教法单一,主要以单纯教授为主,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便抛出一些问题,要么思维含量不高,要么明知故问,要么自问自答,随意性强。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基本处于停滞与被动听讲状态。至于学生积极主动举手发言,也就基本没有这样的机会与必要。因此,不改变单一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要想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则不可能。长期课堂沉闷、无生气的状况就会直接影响到目标达成与质量提升。

第三,适时引导。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充当“导演”的角色,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之后,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或讨论后回答。比如这个问题请第一组同学、或男生、或女生等回答。教师一开始也可以借助点名或暗示等方法,请相关学生回答,以打破相对沉闷的课堂气氛。若学生回答不完整或不准确,可以引导其他学生给予补充或纠正,从而逐渐引导学生积极主动举手发言,并成为习惯。

第四,激励评价。为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举手发言,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与教学实际,明确课堂发言评价与考核要求,比如对每天、每周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的次数进行统计公布,对发言积极、质量较高的同学提出表扬,或颁发精心设计的证书、学习用品,或作业免做一次,也可以一个月或一学期对此总结一下,并将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与期末终评挂钩,以此推动并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举手发言。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是的,“举手发言”这个看似很不起眼的教学细节,却能很真实地折射出课堂教学氛围以及实际教学效果。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它又会深刻影响到学生的思维习惯养成与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引起重视。

由此,呼吁老师们不妨从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举手发言为突破口,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主动改进教学方法,充分用好激励评价机制,让更多学生在课堂上想讲、愿讲、会讲、能讲,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与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转自:“老王聊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