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这样的“期末考试”值得点赞探索

2023/3/24 11:13:28  阅读:88 发布者:

1226日,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小学期末季拉开,山里采集岩石,聆听岩石的“语言”;走进养殖场,探究柴鸡下蛋的奥秘;探寻琉璃之乡,了解传统琉璃烧制技艺……这些有趣的跨学科实践活动是考题,该区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是“参考资料”。未来一周,学生们将走进绿水青山间,完成探究型开卷考试。此次考试面向门头沟区义务教育阶段四年级、七年级,和部分学校高一高二年级,该区教委、区教育研修学院命制100余道期末开卷考试“试题菜单”,涵盖科学、人文、艺术、心理健康等领域,供学生根据兴趣自选一道考题,在一周内通过观察调研、动手实践、归纳研究成果等方式,开展小课题研究,巩固和检验学习成效。(20221226日 北京日报)

  多年以来,考试一直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之有效评价手段。考试形式一般在室内以书面纸笔方式呈现,考题也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具体内容,相对固定。动手实验或现场操作这种考试形式则很少出现。北京市门头沟区教育主管部门的做法则很有新意。通过百余道创新十足的考题,引导学生走出室外,通过平时所学来解决实际问题。如此检验考查学生的形式不仅有创意,也深得学生的期盼与喜爱。笔者认为,这样的考试形式值得点赞探索。理由如下:

  第一,践行课程方案。20224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新的方案强调要坚持问题与创新导向,将劳动、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而门头沟区教育主管部门对区域中小学期末考试的调整与做法很好地践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也折射出一种责任担当,值得肯定与倡导。

  第二,落实“双减”政策。多年来,中小学生的课业或考试负担都较重。尤其作业或考试数量增多频繁。于是,国家层面的“双减”政策便在此背景下诞生。作业与考试均为学习评价的一种方式手段,其本身不存在对错。而形式为内容服务。适当创新学业形式有助于相应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门头沟区对中小学期末考试的改进与创新可谓自觉践行并落实“双减”政策,也必将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最终被学生接受与认可。

  第三,培养动手能力。不可否认,纸笔测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测试出学生的动手能力。但由于受到测试环境以及形式单一的限制,很难全面考查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而北京市门头沟区组织学生到山里采集岩石;走进养殖场;探寻琉璃之乡,了解传统琉璃烧制技艺等形式,通过学生现场考察与动手动脑,运用所学知识,开展小课题研究,形成符合规定的调研成果,其具体要求与难度比单纯的纸笔测试要高得多,能够更好的测试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四,舒展学生身心。新的课程方案强调要引导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珍爱生命,树立公共卫生意识与生态文明观念。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的学习,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积极探索新技术背景下学习环境与方式的变革。而北京市门头沟区的创新做法不仅符合新的课程方案,也有助于学生在忙碌繁重的室内学习之余,能够走出城市,亲近自然,舒展身心,从而更好地学以致用,提高学习效率,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陶行知先生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对此,北京市门头沟区教育主管部门则做了大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这样的考试形式虽前无古人,但好处多多,也必将为广大学生所接受与喜爱,值得点赞探索。期盼这样的考试方式与考题类型可以再多些。

转自:“老王聊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