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培训展收获,内化分享共成长——教研员专业素养提升工程纪实
2023/3/24 9:48:36 阅读:160 发布者:
教研员队伍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教研工作水平,影响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关系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都对教研员的专业标准提出了明确要求。近年来,达拉特旗教育体育局在教研员队伍建设方面更是加大了投入,进行了积极探索。结合达拉特旗教育教学实际,明确了教研员的岗位职责和专业标准,健全了教研员准入、考核激励和专业发展机制,加大了教研员高端研修的培训力度,努力提升教研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水平,有效应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挑战。
在这个春风化雨、万物复苏的美好时节,达拉特旗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高学峰主任于2023年2月下旬到3月中旬带领近20位中小学教研员分两批次,分别赴青岛和上海参加了教研员能力提升培训。通过这样的高端研修,教研员收获的是理论大餐和视听盛宴。3月17日,满载而归的教研团队中的教研员代表,又将自己所学、所思、所悟结合自身教研工作实践,从不同的维度有所侧重地和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全体教研员进行了汇报交流分享。
认真聆听
真诚分享
教研员祁海荣以《“研”之凿凿,行之灼灼》为题,分“吾听”“吾思”“吾悟”三个板块,重点汇报了“工作室建设与名师培养”方面的内容。祁老师还从名师工作室建设的价值、类型、职责与任务、主要特征、发展目标、面临困难、解决策略等方面具体地与大家进行了交流。更可贵的是,祁老师能结合达拉特旗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建设情况,对比、反思、发现问题,在对“标”学习中,我们更加明确了达拉特旗各个名师工作室建设与发展的努力方向和行动策略。
高宏副主任以《同心 同行 同创》为题,分享了培训心得。她从特级教师毕英春老师主讲的《建构引领深度学习的学校主题化课程》,齐鲁名师、特级教师宋道晔《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与实施路径--课题研究中如何进行科学的观课评课》,魏薇教授《教师职业道德与发展》等学习内容中提炼出汇报交流的重点——优秀教研员需具备的四种能力:政策理解力、专业判断力、实践洞察力、自我发展力。高主任结合外出培训学习内容巧妙解读了教研员四种能力的内涵。政策理解力:作为一名教研员我们时刻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坚定政治方向,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根铸魂,启智增慧。除了对国家相关教育教学政策深度学习外,还要紧紧围绕教体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的工作计划,规划好学科教研工作计划。专业判断力:即能从学科和综合的专业角度,读懂课堂、读懂学生、读懂教师,读懂课程。实践洞察力:即关心实践成效,善于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规律,寻找工作推进的抓手和方向,努力提升教研员的教科研素养。作为教科研工作分管领导,高宏主任结合专家的小学英语课题研究案例详细讲解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及有效实施路径,尤其强调了“课例研究法”是教研员及一线教师课题研究的最优方法。“课例研究法”中“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与使用”更为教研员们开展基于证据的教研活动和教学研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自我发展力:课程改革不断推进,需要教研员不断学习,丰富教研经验和经历从而形成教研专长,成为教研的专家,同心、同行、同创,更好发挥教研员“研究 引领 指导 服务”的工作职能。
学习心得
高宏分享
王占荣副主任主要从上海之行的“培训总体情况”及“收获与感悟”两个方面做了汇报交流。王主任从全国顶级专家的培训课程中一一提炼出与时俱进的核心思想,并结合自身学习感悟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解读。基于证据的课堂研究,要尊重课堂里的“微小”与“日常”,关注学习的过程,培养探求证据的意识,成为有专业视角的研究型教研员及教师。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改革,我们日常教学关注的是用学科方案解决学科问题,而核心素养是用学科方案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推广到解决现实世界的一般问题。考试命题并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涉及到对学科本质观和育人价值的反省和实践,对基础教育总体理念和目标的深刻理解。新课程内容结构化改革与学习方式变革,需要我们尝试基于新课标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以学习为中心的课例研究、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学历案的开发与使用、基于核心素养的命题与考试、学期课程纲要的分享与评析等内容的解读更让全体教研员有耳目一新之感。王主任感慨道:这样的高端研修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启发了我们思维、更新了我们的观念、为我们今后的教研工作指引了方向。
受益匪浅
培训感受
教研员刘冬梅则选取了《基于课标的课程纲要的编写》这一重要内容为全体教研员做了专题培训。刘冬梅老师从涵义——基于课标的课程纲要;追因——为何要编制课程纲要;方法——怎样编制课程纲要;落实—课程纲要使用建议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解读与分享。刘老师将教师们每学期都要制定的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与课程纲要进行了对比分析,明确了学期课程纲要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教材与学情,以提纲的形式,一致性地规划某门学期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它是“教学进度表”的升级版。它便于教师形成学科观或课程意识,便于教师审视满足课程实施的所有条件,有利于学生明确某门课程的全貌或相关政策;更有利于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与学业质量管理。刘冬梅老师以历史学科课程纲要编写为例,向教研员们介绍了课程纲要编写的文本格式、各要素或环节的叙写依据与要求,并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提出了课程纲要的使用建议。
专题培训
课程纲要
活动最后,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高学峰主任的总结与分享可谓高屋建瓴,深入浅出。高主任首先对四位教研员的分享给予了高度评价,褒奖教研团队有极高的学习力和领悟力。高主任强调这样的高端培训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还对我们进行思想的洗礼,为我们将要践行的理论或方法找到了源头活水。我们要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教研员学习的意义不能停留在学有所获、自学自悟的层面,而应体现在学以致用、引领教师的层面,通过课例式研究、课程纲要编写、课改的推进等方式,最终将学习成果体现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具化表现上。高主任还结合自己所学所思,重新阐释了对“核心素养”“项目式”“大单元”“备教学练评一体化”等概念的认知。项目式学习要关注主题选择、情境设置、目标导向、任务驱动、问题导学等环节的设计,关注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单元整合带来的不仅仅是学习材料的重新整合,更是课程内容的统整和课程结构的变化。备教学练评一体化教学方案设计要基于课标、目标引领、任务驱动、单元整合、问题导学、可视评价。一体化设计既是学期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也是落实分层教学的有效抓手。高主任强调今后更要将教研员的自觉学习与外出培训相结合,为各部门教研员争取学习机会、创造提升条件,营造研究氛围。鼓励我们向书本学、向网络学、向身边人学。教研员还需要通过系统培训提升专业素养,赢得尊重与认可。教研员更需要在实践中完善“问题导学、实践探究”课改方案,需要勤练内功,养得深根,方可花香蝶自来,真正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服务教育优质发展。
“教”潜心,“研”致远,达拉特旗教研团队将在践行新课标的路上,砥砺前行、大胆创新,绽放一路芳华。
转自:“达拉特旗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