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教师数字素养》标准,对老师意味着什么?
2023/3/24 9:12:26 阅读:210 发布者:
教育部于研究制定了《教师数字素养》标准,属于行业质量标准,用于对教师数字素养的培训与评价,这对教师意味着什么?
什么是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是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行业标准不得与有关国家标准相抵触。有关行业标准之间应保持协调、统一,不得重复。行业标准在相应的国家标准实施后,即行废止。行业标准由行业标准归口部门统一管理。
什么是教师数字素养
教师数字素养,即教师适当利用数字技术获取、加工、使用、管理和评价数字信息和资源,发现、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而具有的意识、能力和责任。
标准的作用
以往说教师要懂得现代教育技术,都包含什么呢,做PPT?使用教学软件?进入智能教室?那些都是片面零散的,教育部为了明确和系统化这些问题,研究制定了这一新的标准,作为教育行业标准予以发布,用于对教师数字素养的培训与评价。
对教师的影响
一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有了标准要求,一定会进入有关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方面,主要有五项:《教师数字素养》标准包括五个维度,即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专业发展。每个一级维度下,又包含若干二级维度和三级维度,详细内容如图。
二是成为教师能力提升的培训标准。
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深度发展,学校教育教学范式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基于教育新关系如何构建技术应用价值空间、基于数据如何开展教育教学、基于智能技术如何重构教师发展组织架构的可实现路径和方法、基于各类过程性数据如何开展教师发展有效性评估等,是教师专业发展领域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现在,虽然已有一些较为成熟的教师发展模式,但教师学习和实践应用分离、资源单一且不均衡问题依然存在。需要从教师发展角度,贯穿职前职后,着眼终身学习视角,全面系统把握,构建类型多样、有序递进、互相支撑的评价与管理机制。
聚焦教育数字化变革中教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展望科技赋能教师的新愿景,探索人工智能变革教学的新路径,以数字化为杠杆,为教师赋能,促进教学升级,撬动教育整体变革,推动教育更加包容、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为此,我们要发挥教师在教育数字化中的主角作用,提升教师在数字时代、智能时代教育教学的适应性和创新性。教师要运用教育数字化促进自身和学生发展提高,培养自身和学生开放思维、世界视野。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发展机构要继续坚持教师教书育人的目标,从资源、平台、机制、环境等多方面为教师数字化教学与发展提供专业支持。
转自:“兴春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