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课改课题申报指南1:课堂教学模式

2023/3/24 8:46:39  阅读:91 发布者:

厦门市教科院发布《关于申报厦门市第六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题的通知》文件,但今年的课改课题申报没有往常的课题申报指南。只有如下一段话。

本批课题普通中小学聚焦新的课程标准(指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或学校课程建设为主题,幼儿园和特殊教育聚焦幼儿园或学校课程建设为主题开展研究,申报课题的课题名称必须包含主题(黑体字),其他自拟,不符合指定主题的课题一律不予评审。课题研究应自课题批准立项之日起3年内完成。

分析其意思,本批课改课题只接受两项申报,一是针对高中和义教新的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二是针对学校(含幼儿园和特教)的学校课程建设。而且要求课题名称包含“课堂教学模式”或“课程建设”。可见本批课改课题方向非常明确,而这两项也是国家教学成果奖的热门内容,获奖项目中有81.3%是这两项,为将来培育教学成果奖意味深厚。

一、为什么针对“课堂教学模式”

一是政策依据:国办《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指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按照教学计划循序渐进开展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系统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注重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认真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适当增加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积极推广应用优秀教学成果,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强教学研究和指导。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优化教学方式。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教师课前要指导学生做好预习,课上要讲清重点难点、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情境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各地要定期开展聚焦课堂教学质量的主题活动,注重培育、遴选和推广优秀教学模式、教学案例。

二是根据高中和义教课程标准。2022版义教课程方案指出:

坚持素养导向。围绕“为什么教”和“为谁教”,深刻理解课程育人价值,落实育人为本理念。准确把握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素养要求,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设定教学目标,改革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

强化学科实践。注重“做中学”,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体会学科思想方法。加强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推进综合学习。整体理解与把握学习目标,注重知识学习与价值教育有机融合,发挥每一个教学活动多方面的育人价值。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

落实因材施教。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开展差异化教学,加强个别化指导,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明确目标、自主规划与自我监控,提高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发挥新技术的优势,探索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服务个性化学习。

从上分析可见,在班级授课制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如何开展学科实践;如何进行综合学习;如何融合信息技术;如何突出个性发展。都需要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来一次全面的探索和实践。

二、什么是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顾名思义,就是课堂中的教学模式。分析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内涵,首先需要“教学模式”的概念进行厘清。《辞海》中对模式的解释为:“一般指可以作为范本、模本、变本的样式。”这样的解释只凸显了模式具有可被学习和借鉴的价值,但没有说明被学习和借鉴的实质内涵。在教育研究领域中,有人将模式理解为一种思维方法,即“模式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与科学思维方法”;也有人将模式理解为一种理论,即“它不仅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普遍方法的理论还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具体方法的指导”。

由于对 "模式"一词理解上的分歧,当定义“教学模式”时,不同的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答。黄甫全和王本陆认为:“教学模式就是在某一教学思想和教学原理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主题,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化教学程序和操作体系。”李秉德认为:“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吕渭源认为:“教学模式又称教学结构,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虽然这些定义具体来说有很多不同,但总体上还能形成一些基本共识:

第一,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形成的;

第二,教学模式具有理论性,它是在规范性的理论指导下,为教学提供的教学环节和运行程序;

第三,教学模式具有实践操作性。从这些定义来看,教学模式主要为教学活动提供教学环节与运行程序的规范,但教学模式并没有固定化具体实践安排和教学方法的功能。所以,如果将教学模式等同于固定的具体教学方法和行动,那就降低了教学模式的理论层次与价值。总而言之,教学模式是规范性教育理论和情境性教育实践之间的中介与桥梁。

三、如何构建课堂教学模式

(一)课堂教学理论的构建。教学模式一定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的,他可以是根据公认的一些教学理论,如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深度学习理论等,当然也可以自主构建,就是在对教育教学规律和新时期教学的要求出发,对教学规律的新认知。如笔者提出的“活动元教学”“多元目标多元策略的单元整体教学”“项目式活动元教学”和“高质课堂”等就是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思考提出的教学理论。

兴春教研认为,当前主要的十二个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方向是:

一是关于课程育人问题。特别是价值观教学的问题,笔者曾经提出观念教学模式,但如何进一步实践,还需要探索。

二是学科实践或综合性学习问题。如何在课堂中进行,如何有效进行,如何高效进行,都是值得研究的。

三是课堂中实行教学评价的问题。这是落实课程标准的关键问题,我推荐的逆向教学设计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我们还可以怎样?

四是因材施教问题。如何因教材、因环境、因学生而进行最优课堂教学,值得研究。

五是课内外结合的问题。如何从大课堂观出发,进行课内、课后服务和家庭教育相一致的教学模式值得研究。

六是课外教学资源的应用问题。如何利用学校环境资源,改进学习空间,利用校外学习资源开展学习。

七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问题。如何利用教学资源(如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进行课堂教学,如何建立双师课堂,如何利用元宇宙进行情境教学,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体音美教学。

八是教育评价与教学有效性问题。如何利用评价开展有效教学。

九是有情感有效益的课堂教学。如何结合积极心理学,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结合,形成有情感有温度的课堂教学。

十是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问题。如何在课堂中发展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如何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中认知参与。

十一是创新创造能力的培育问题。怎样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创造力的提升,从课堂文化、课堂模式多方面的思考。

十二是学科的特色课堂教学模式。如语文的阅读,数学的建模,理化生地的实验,政史的社会课堂、实践课堂、项目课堂,体音美的智慧课堂、创造力课堂。

(二)形成自己的教学环节。根据自己的理论提出自己的教学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动作的方式。如活动元教学

(三)开展行动研究。在自己的课堂实践,并通过实证研究,证明有效或进行调整。

转自:“兴春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