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推动“备课专业化”的思路和做法
2023/3/23 16:39:39 阅读:147 发布者:
张爱军博士
东华理工大学
“备课专业化”首倡者、引领者、实践者
对于教研员来说,“备课专业化”是推动区域学科教学质量和教师发展的法宝。通过区域内教师学习和应用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技术,能达到提高集体备课质量、提升校本教研和区域教研专业水平的多重价值,最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发展。
不断有教研员老师咨询:我非常认可“备课专业化”的理念,也想推,具体怎么做呢?
基本思路
如果一句话说,就是依靠样板校、样板老师、样板课。
第一、“备课专业化”本质上是教学改革,不是点或面的修修补补,最好有一所或多所实验校。这就需要有校长支持。因为教师学习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需要在实践中反复研讨,那就离不开学校的土壤,离不开学校整体的教研及其评价。有实验校了,教学改革才好开展。
第二、如果没有实验校,教研员的最好阵地就是自己的学科教研活动,基本的团队就是骨干教师。把自己区域内的业务骨干组织起来,借助工作室、课题组等具体平台,开展研讨活动,也能做起来。
第三、一定要有样板老师、样板课。不同学段和年级培养几个骨干,打造成自己团队的样板老师,让大家有榜样;每个老师至少打造一节样板课,供大家研究。假如一个县区范围内,一个学科教研员有2-3个这样的老师,活动就可以开展了。
具体路径
具体的路怎么走,其实就是遵循教师学习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的内在逻辑去设计。
第一步,先学习。主要方式的组织教师共读《备课专业化》和相关教学设计理论书籍,通过共读,了解、学习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操作要领。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读书一定要组织共读,放任自流不行,没有研讨交流也不行;不能只是读,还要尝试写,按照书里提出的标准和模板写,才有体会和感悟。
第二步,开展研修。假如你是一个县的小学语文教研员,这学期要开展4次课堂教学研讨,那就可以把核心组老师组织起来,每次都先集体备课,写出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再上课、研讨。事实上,大部分老师这时候写的教学设计都不到位,只是照葫芦画瓢,没关系,先走起来,“卷入”。
教研员自己推这件事,一般有这样一个学期下来,肯定就有氛围有效果;但是,很多问题也来了,尤其是具体的操作问题,老师们遇到很多难题:课标怎么分解、目标怎么叙写……
一个教研员能带领学校和老师走到这一步的话,已经非常难得;往往也是走到这里,往下走不动、难深入,不知道往哪里去。
这时候,有了一定的基础,就需要借助专家力量,通过实战化的实操培训、让老师会做,即培养一支真正的骨干队伍;然后再由专家跟踪指导,开展至少一年左右的校本研修。而这些工作,仅仅靠自己摸索,难度很大。
八年多来,我们在全国多个区域开展“备课专业化”行动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了成熟的做法,有信心、更有方案帮助区域教研部门做好这件事。区域教学改革需要行政力量,更需要与专业学术力量联合,不然很可能走不下去。
转自:“张博士教科研共同体”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