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教研室组织教师参加河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在行动展示交流活动
2023/3/23 16:15:46 阅读:120 发布者:
为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践行五育并举的理念,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贯彻劳动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要求,进一步推动全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课程化、规范化、科学化实施,2023年3月15日下午,荥阳教研室依托河南省远程互动平台,组织全市中小学劳动教师在飞龙路学校参加河南省劳动教育教研员汪豪浩老师带来的《2022 年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解读与实施策略》培训活动。
活动中,中国教育学会劳动教育分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劳动教研员汪豪浩老师对从劳动课程标准的高质量要求、鲜明性质和理念、课程的目标、多元丰富的内容、劳动素养以及发展性课程评价等方面详细为大家解读了劳动教育新课程标准。汪老师指出在各区市进行劳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各地区各学校一直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发现,劳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地位较低、对劳动教育经常陷入走过场、浅体验、少评价等现实困境。劳动的独特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在被淡化、弱化。汪老师希望今后在劳动教育中,避免“有劳动无教育,有教育无劳动”等现象发生。
汪老师对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也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课程研发与实施需要坚持四项原则——目标清晰,主体明确,内容丰富,实施灵活;二是新时代劳动教育需遵循认知,情感、实践的逻辑层次;三是根据劳动课要体现的六大特征,需依据各地实际,因地制宜开展教学,统筹协调劳动教育必修课与校外实践劳动课程有机结合;四是坚持“五育并举”的育人观。
最后,汪老师对教师、对学校、对教研员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们充分认识到义务教育劳动课程内容,结合自身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师课程实施水平。要求学校要立足本校实际,建设劳动课程教研组,合理设置劳动课程专职、兼职教师岗位,协同开展劳动课程教学工作。要求各级教研机构要配备劳动课程教研员,并强化对教研员的专业培训及指导、工作支持及督查,提升教研员教学研究与专业引领能力。要确保教研活动正常开展,积极组织开展专题教研、区域教研、网络教研等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通过协同创新、校际联动、区域推进等多种方式,及时解决课程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参会教师认真聆听专题讲座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此次培训会的召开,不仅拓宽了老师们实施劳动教育课程的视野,引发了老师们对劳动教育的深入思考,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校教师对当前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困惑,对推动学校劳动教育工作规范化、多样化,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今后我们劳动教育教师将善思笃行,砥砺精进!
转自:“索城教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