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向新处,研向深处,学向真处——郑州市中原区小学美术、书法教材教法培训暨教研工作会议
2023/3/23 15:06:27 阅读:117 发布者:
赴新春,山河远阔,迎新程,阳光满路。2023年2月15日下午,全区美术老师和主抓书法业务领导等200多人步入中原区景悦城第一小学,在这样一所秉承着“以生为本,悦动心灵”办学理念的现代化、高标准新校,开启了本学期小学美术、书法教学研思的新篇章。
中原区小学美术、书法教研员王娴老师结合当前“双新”、“双减”教育教学工作,围绕“以核心素养统领教研工作”的工作思路,工作会议正式拉开序幕。
会议主要分为两部分:首先是王老师针对于过去、当下、未来的美术课程建设总结与新课标的解读,立足美术核心素养,探索单元作业设计,并指出了新学期、新目标、新收获,促进了中原区小学美术、书法教师的专业成长。其二是为了加强美术校本课程教研的研究,进行不同领域下的校本课程案例汇报分享。
春草绿绿,研途勤勤。会议伊始,在王老师的带领下,回顾了往昔中原区小学美术的上学年成长历程与种种收获,激励了青年教师前进的动力与方向,循序渐进,提升了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
会议指出:加强对国家课程的日常管理,发挥新课程标准在学科教学中的统领作用。深入学习解读新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学科素养,提升国家课程校本化。
最后,为“链”课程的综合发展、“融”校际教研功能、“助”青年教师培养、加强书法课程建设、加强专业技能培训等分别提出了相关任务与要求,为新学期新起点指明了方向。
深度学习守初心,潜心教研灼真知。为加强美术校本教研的研究,在王老师的组织下,四位来自不同学校的老师分别分享了5个模块的校本研究案例,即“美术学科单元教学设计”、“美术素养立意试题设计”、“美术学科阅读地图”、“美术教材创造性理解:重构教材”、“美术学科主题探究活动案例”。
首先,来自淮河路小学的梁靓老师以“美术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是认识与表现自我、他人和周围的重要方式”为大观念,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挖掘孤立、零碎的知识与技能的内在联系,建立起单元课程内容的整体结构和实践方案。从单元大观念、构建单元课程、教学设计、评价任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享交流。
何为素养立意?如何进行情境创设?建设路第二小学的袁越老师以《素养立意、情境试题》为主题,分享了关于小学美术试题设计的思考与探索。以五年级下册美术为例,从试题命题依据、试题具体内容,试题评分标准,试题案例分析等四方面谈了:如何在问题情境中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
美术教师要基于理论与实践,不断探索学科教学规律,以知识内容为线索的呈现形式,从生活与学科的角度重构教材。伏牛路第二小学的孙景茹老师,以《生活是传统绘画艺术的源泉》为主题,从重构说明,案例呈现,重构反思三方面进行了交流分享,更好的指导教师们教育教学实践,建立“专家思维”。通过重构教材,创造性理解案例,更好地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现实中去。
阅读是一个了解自己和思考外界链接的过程,又是一个自我对比,自我反省的过程。不同专业发展方向、不同教学阶段的美术教师如何定制个人的阅读地图呢?来自中原区建设路小学的王晶老师,围绕“小学美术教师”、“阅读任务地图”、“职业发展”几个关键词,帮助教师明确学习方向,产生自主的学习兴趣,从而朝着个性化的职业发展方向深入阅读学习。
课堂有限,生活无限。王晶老师以《航空中国、飞天畅想》为主题探究活动案例,分享了小学美术学科艺术融、跨学科的设计。从“案例简介”、“主题驱动问题”、“主题情境”、“学习目标”、“项目评价”五个方面进行了交流汇报。案例设计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生活为途径,把思想感情融入学科教学,使其兼具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人文性。以大观念:美术对推动人类文明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引出基本问题:美术如何推动航天科技发展,并提出了真实性情境下的驱动问题。
砥砺奋进守初心,弦歌不辍奏华章。中原区小学全体美术、书法教师潜心日常踏实行,研思并举促成长。学海无涯翩然行舟,新起点新开始,不负朝阳,人间芳菲!
转自:“郑州美术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