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2023/3/23 14:35:41  阅读:250 发布者:

批判性思维是近年来中高考考察的重点方向。世界各国均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在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方面显得不足。这也在近几年中高考中表现得很明显,是考生丢分的主要因素。

 一、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说起批判性思维,很多人首先会关注到“批判”二字,按字面意思觉得批判性思维的目的是挑错,找出别人说、写、做的不对的地方。这种想法并不准确。 批判性思维最早可追溯到苏格拉底的思想和讨论方式,即苏格拉底问答法。苏格拉底问答法:采用对话讨论和启发的教育方式,通过激励学生向对方提问,然后辩论,逐渐发现和揭露对方在回答当中的矛盾之处以及推理的缺陷,从而引发双方更为深入的一个思考。苏格拉底问答法是逻辑推理和思辨的过程,它要求对概念的定义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对问题做出更加深入的分析,而不是简单地接受或者说去重复别人说过的话。

 因此,批判性思维就是对问题的客观分析和评估之后再形成一个判断。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呢?

 1、 批判性思维,从学会提问题开始

 老师引导孩子们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从教孩子学会提问开始的。

 

比如,当别人告诉你一件事的时候,要问问自己:

Who - 这是谁在说?熟人?名人?权威人士?想想看,谁在说这句话,重要不重要?

What - 他们在说什么?这是一个事实还是一个想法(opinion)?他们说话有足够的根据么?他们是不是有所保留,有的话出于某种原因没说出来?

Where - 他们在哪里说的这些话?在公共场合,还是私下里?其他人有机会发表不同意见么?

When - 他们什么时候说的?是在事情发生前、发生中,还是发生后?

Why - 为什么他们会这么说?他们对自己的观点解释得充分么?他们是不是有意在美化或丑化一些人?

How - 他们是怎么说的?他仅仅是口头表达的,还是写成了文字?

2、学会表达观点,并用事实和逻辑去支撑

除了提问题,批判性思维还表现在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观点,并用事实和逻辑去支撑自己的观点。

比如,在一个小学里,为了鼓励孩子的思辨,还把这些基本的思考模式做成引导句海报贴在教室的墙上,让孩子随时可以看到、想到,这样也就一点点把好的思维习惯培养起来了。

来仔细看看这些思维引导句式:

我同意,因为 ... 我不同意,因为 ... 我觉得,因为 ... 我推断,因为 ... 我预测,因为... 我质疑,因为 ... 我认为,因为 ... 我的理论是,因为...

其实,这个句式的上半部分我们用得比较多(我们不缺观点、想法、猜测),但是后半部分我们用得少(少有人把“因为”讲得有理有据,让人信服),记住以后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3、学会写阅读后的思辨性文章——读后感

学生们锻炼批判性思维的一个主要渠道是阅读,无论是读完文章还是小说,或者是科普知识类书籍,学生都需要做一些思辨性的读后感。

读完文章后,可以提问:

这篇文章或这本书说了什么?

作者写这篇文章或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他达到目的了吗?你怎么看?为什么?

作者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你觉得他的观点有偏颇么,在哪里?

作者用了什么事例来证明他的观点?他的论证充分么?他的假设靠谱么?

这篇文章或这本书里有什么重要的概念或主张么?

基于作者给的论据,你会得出什么样的推断?

4、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

批判性思维包括这样的思维习惯: 有探究精神,不只看表面,不轻信盲从;心态开放,不轻易否决和自己不同的观点;能独立思考,理性客观,不太受外界影响;言行谨慎,不盲目自信,没有足够根据不轻易下结论。而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习惯上,是这样的: 善于分析,思虑深沉; 善于评估、评价;善于问问题,研究调查,积极寻找解答;善于拓展、设计,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总之,多问些为什么,多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说话要有根据,对待世界上大多数人和事情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不轻信,不盲从,不武断,就是这种思维能力最基本的表现。

转自:“焦兆群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