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育,需要改变获得知识的方式

2023/3/23 14:01:23  阅读:103 发布者:

我们来看一道2020年北京高考语文微写作题 ——

学校举办“生活技能大赛”,同学们可展示烹饪、插花、手工制作、修理器具等技能,请介绍一项你擅长的生活技能。

得高分的是什么样的学生?不说也能猜到,是那些经历过这些任务,有这些技能的孩子。

我们再来看现在的用工单位最需要的人才必具备的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领导力。比如,让你写出一个销售企划书,负责某个项目,就考验你的这几种能力。

现在,无论是考试,还是社会的挑战,已经不再是来自你学得单一的领域,而是涉及到各个领域的知识及运用。

如果一个孩子总是在读死书,习惯了竞争,从未学习过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总是应付考试,即使他很努力,他写的这篇高考作文,也会写得苍白无力,他的人际关系、沟通、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也是令人担忧的。

学校教的,可能考试不会考;社会需要掌握的能力,学校没有教。

世界已悄然改变,而我们的教育,仍然走的是老路。

1、现行教育的弊端

现行教育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而出现的,自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有了现代学校的雏形-国家提供整齐划一的学制系统:所有人统一年龄、统一地点、统一方式,从幼儿到成年,循序渐进地接受教育,这种学制的普及,在工业革命时代作出了重大贡献。

工业革命时代下的教育最大的好处是按学科分门别类,高浓度,高效率。同时带来了最大的问题,它用机器化的方式,先造出一个模具,筛选属于适合这一模具的产品,所有不符合这个模具的都被淘汰,同时淘汰的还有个人的潜能,极大的阻碍了创新,而所有的创新,都是个性化的。

应该看到,教育除了培养学生社会化的部分,即学习各种知识,为社会培养人才,还兼具培养学生作为“人”的那一部分。

研究显示,几乎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相同水平的内容,但每个人的学习速度不同,方法不同,所需时间也不同,班级授课却要求整齐划一,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校教育为了迎合精英教育,大多数学生成了牺牲品,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有许多人从小学开始就大量补课,由于是逼迫的,到了初中,已不再爱学习;许多人觉得听课无聊,但由于他们从小就受到了这样的教育,又不得不这样。很多人只是以考大学为目的而被迫学习,到了大学,他们会变得毫无目标和压力,把时间荒废在打游戏等小时候缺失的东西上。

由于所有的应试教育只要有好分数就够了,有的人考进大学,才发现大学除了分数,还需要其他能力,特别是走上工作岗位,才发现原来学校的模式是游戏模式,而大学和工作变成了荒野求生模式,学生变得无所适从。

2020年调研显示,青少年有抑郁症状的高达20%,他们不明白学习的意义,每天被推着往前走,渐渐迷失自我。

社会评价一所学校的好坏是由学习成绩决定的,而学习成绩在很大程度上由生源决定,学生本身的素质成为判断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这背离了教育的意义。

2、导师制下的项目式学习-改被动为主动获取知识,同时培养能力,为未来作准备

现行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记笔记,为提高学生兴趣,老师也会用一些教具,或引导学生探究,但整体还是教师输出,学生接受,学生无法决定自己想学什么。

项目式学习的准确定义是:“它是一种教学方式,学生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调查和应对一个真实、有趣而复杂的问题或挑战,从而习得有关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通过项目式学习,习得的技能又为今后获取知识与解决问题作好准备。

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教师不再以讲授为主,而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即学生分成各个小组,或以个人身份,自行制定目标或计划,所需的知识由教师提供最优的网课,将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的导师。

3、为孩子的未来作好准备-颠覆获取知识的方式,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项目式学习最重要的是如何为学生设计项目,做到既能培养能力,又能学到知识以适应考试。

有些教师有疑问,如果评价方式仍然是标准化考试,即使项目式学习开发得再好,恐怕也会回到老路,有这些疑问非常正常。现有许多学校招生,釆用教师推荐和标准化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同时降低标准化考试难度,评价侧重学生的能力。看到这里,我知道大多数人对于学习方式的改革持怀疑态度,这里面最可能反对的是教师,其次才是家长。大多数教师习惯的是掌控整个班级,他们对于彻底放手,有恐惧心理,这里面最有代表性的是:放手?天天督促都不会学,放手就学吗?去年的网课就说明了问题!只有部分学生有自觉性,部分学生不管不行!如果自己学习,要老师干嘛?

⋯⋯

家长也有类似的心理:我的孩子不自觉,请您盯紧一点儿!

我们给孩子下一个“不自觉”的结论,是不是公平的?我们是真正了解这些孩子吗?我们总是仅仅用课堂上孩子的表现来给孩子贴上标签,我们只希望孩子听我们的,满足我们的要求:在课堂认真听老师讲课,回家认真完成作业,最重要的是,考出好成绩。

我们其实并不愿承认,我们对孩子的其他方面既没有时间去了解,也没有兴趣。

孩子想学什么,以什么样的方式学,他们有什么困难,我们只需要他们听大人的,毕竟,大家都是这样做的,问题是,没有什么是天经地义的。

还有,任何一门技能,都是需要学习和亲身体会的。

如果学生不会自我管理,而我们因担心他们而不肯放手,那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学会呢?难道自我管理是等到我们不得不放手的时候,学生突然间学会的?

我们从来没有教过他们,不得不放手的时候,却发现他们没有这种能力,不是孩子该反思的问题,而是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反思的。

我们对放手的恐惧,缘于我们不信任孩子,不允许他们失败。失败和错误往往是孩子学习的最好机会,每个人的成长从来不是一条向上的直线,而是螺旋式的上升的过程,如果我们剥夺了他们的体验,在他们需要作出人生重大决策时,怎么保证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作出正确的选择呢?

泰戈尔说,如果你对一切错误关上了门,那真理也将你关在门外。

对于改革,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排斥。因为这么多年来经历了很多次,对于教育,任何人都可以指手划脚,教师早已反感,再加上人们总是不倾向于改变,因为人都恐惧未知。

写在最后: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为迎接未来作好准备,现行教育体制,让孩子被动获得知识,只培养了孩子的应试能力,这严重阻碍了人的创造力,发挥不了人的潜能。

现在的世界,已经不是按照领域来划分的,而是围绕挑战来组织的,挑战的是能力。

项目式学习为适应这种挑战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它改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并培养学生的能力。

现实世界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也不能固步自封,让我们一起放眼未来,做对孩子有意义的事,相信我们能顺应时代发展,勇敢面对这些挑战。

转自:“焦兆群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