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张美华红山教育名师工作室“践行新课标,解析新教材”主题教研活动
2023/3/23 10:57:58 阅读:125 发布者:
2023年2月21日,乌鲁木齐市小学科学教研活动及张美华红山教育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活动如期举行。围绕“践行新课标,解析新教材”的主题,本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方式。活动由名师工作室张美华老师主持,全市小学科学教师及科学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共489人参加了活动。
新学期的第一次教研活动以六年级下册新教材培训为主,旨在继续发挥教材培训指南针的作用,给一线教师在新学期有效开展课堂教学工作提供助力,指明方向。
活动伊始,张美华老师指出,每一位教师拿到教材以后,首先要做的是对照《课程标准》《教师用书》通读、熟悉教材,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理解教材设计意图,做到心中有数,明白此课内容“来自何方”,又将“去向何处”。
活动第一项,新教材解析
全体教师观看了教育科学出版社教材编写组的专家们对六年级下册教材的解读视频。
娄立新老师从“单元概述、功能定位、编写依据、教学建议”四个方面对《小小工程师》单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娄老师提到,通过本单元教学要让学生对“工程”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进行综合培养与提升,学生在“做”工程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为今后继续学习埋下希冀的种子。
接着,天津市红桥区跃进小学陈杰雨老师进行了单元试教经验总结,他围绕如何指导学生做好塔台模型提出了四点攻略:1.先做后教,胸有成竹去上课。2.用设计图作为学习重要线索。3.掌握制作的关键技术点。4.以交流评估作为梯,攀登思维高峰。
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尚秀芬老师从“单元设计思路”和“备课教材分析”两个方面对《生物多样性》单元进行了解读,就本单元的教学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为老师们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效帮助。
广东省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童海云老师对《宇宙》单元进行了解读。童老师讲述了两种探索和理解宇宙的方式,分别是:抽象和理智化的形而上的方式、形象个体化的活而生的方式,并提出以下三点教学建议:1.开展好建模活。2.提供充足资料。3.开展持续的观察活动。
辽宁省首席教研员唐莲君老师分别从“单元背景及其说明”“认知特点—思维、逻辑、方法”“物质观的提升”三个方面对《物质的变化》单元进行了细致解读。
吉林省小学科学教研团队从“揣摩教材内容,感悟科学本质”“甄选精品活动,体验探究力量”“培植科学思维,实现儿童理想”“精益求精,臻于至善”四个方面分享了对于本单元的理解与想法。
活动第二项,交流新教材感受
新教材给我们提出了新挑战,也已成为我们研究的新课题。为了更好地使用新教材、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新课标下新教材的课堂教学和研究能力,红山教育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现场互动交流对新教材的认识。
84中龚娟娟老师、116中郝钦媛老师、93小杜梅老师、79小张莹璐老师分别从新课程标准、深度学习、跨学科教学等方面分享了对《小小工程师》单元的认识和思考。68小顾继超老师、75小刘勃彤老师、121小刘利基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小课题成果等方面对《生物多样性》单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单元教学建议。13小荣昭老师、八一中学金鑫老师结合新课标分享了《宇宙》单元教学内容与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并对于如何展开教学活动提出了具体建议。37中赵静老师、15小朱媛老师基于新课标核心概念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分享了在备课过程中对于《物质的变化》单元的思考。(插入图8)
从老师们的分享交流中,我们感受到了端正严谨的研修态度。老师们立足课标、教材、课堂、学生,做了大量的研读分析工作,聚焦的是教学的发展,探索的是课堂的路径,积累的是实践的能量,碰撞的是思维的火花。
张美华老师最后总结道:“新教材是落实新课标的载体,我们要依据‘课标’用好新教材,每位教师都必须深入研读课标,准确理解把握教材,用新课标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要能驾驭教材、超越教材,以教材为基础,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潜能和创造力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和重组,孕育出最优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利用自身的经验、智慧和灵性,直接参与到对教材的开发,发展学生思维、提升综合能力。”
转自:“教研员在行动”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