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1日,张美华红山教育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相聚云端,开展了“相约‘百家讲堂’ 共研共享共进”主题研修活动。活动由张美华老师主持,时长四小时,观摩研讨交流紧张有序、扎实高效。
本次研修活动共有三项内容:
一、工作室全体成员认真观摩聆听了刘志伟老师带来的学术报告《名师工作室活动设计与实施》。
刘志伟: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常务理事,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高层次人才、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华南师范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本次学术讲座刘老师从“工作室成果分享”“工作室活动的设计”“工作室活动的实施”“思考与建议”四个方面展开阐述,引发了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大家受益匪浅。
二、研训心得交流。
张美华老师说:“在名师工作室这个平台上,‘引领’是关键,‘发展’是核心,‘研究’是内涵。具体来说,工作室的定位要准确、发展目标要明确,研究方向与路径要清晰。我们应该围绕‘专业引领、互学共进、共同发展’做文章,关注并克服‘重方案,轻实践;重活动,轻课堂;重结果,轻过程;重自身,轻团队;重管理,轻关怀;重形式,轻内涵’的不当行为,遵循名师成长规律,借助内外合力,建立和完善‘学习—研究—实践—反思—提升’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工作室全体成员努力向更高层次发展,实现专业成长的层级进阶,让工作室真正成为人才成长的阵地。”
张莹璐老师说:“工作室研修成果推广也是工作室工作重要的一部分。除了在团队内部进行展示、交流外,送课下乡、下校,或是其他平台的推广能起到更大的辐射引领的效果,不仅能锻炼自我,同时可以成就他人。”
杨琴玉老师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明白了作为工作室成员,在平时的研修中,勤于动笔记录自己学习的所思所想是多么重要。”
郝钦媛老师说:“作为工作室的成员更应该发挥引领示范作用,通过学习、交流,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我们的工作室就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只有让每一个学员都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这样的学习共同体才是有生命的。”
朱媛老师说:“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刘教授《名师工作室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讲座。作为名师工作室的一员,我们要树立为学生及其他教师服务的工作意识,完善自我,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创优,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赵静老师说:“通过今天的研修活动使我更加明白了及时对工作室开展的每一次活动进行梳理、反思、总结、提炼,对工作室和成员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形成工作室研修成果的必要途径。”
杜梅老师说:“刘教授在讲座中提到要用创新思想武装学员头脑,指导实践。让我明白了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在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勇于探索。
刘利基老师说:“刘老师在分享名师工作室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活动小册子的设计。研修手册主要包括研修通知、授课专家简介、培训考核、研修作业等。成员在学习成长中,研修手册的必要性很强,不仅反映出学员学习的内容,更能够通过考核、作业对成员有积极的正向引导作用,并引起深入的思考与反思,使大家快速成长。”
再奴尔·加巴尔老师说:“通过今天的研修学习活动,我深刻地了解到教师要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必须要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多听名师的示范课,向名师学习;与同伴互助交流,共同进步;自我研修成长,向‘研究型’、‘创造型’教师迈进。”
金鑫老师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刘老师用丰富的案例为我们整理管理名师工作室的经验。通过刘老师的讲解让我对工作室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名师工作室作为一个非行政性学术团体,是一个集教学、科研、培训等职能于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顾继超老师说:“今天的学习让我收获很大。名师工作室不仅仅是教师活动的平台,更要发挥它的辐射带动作用。作为名师工作室成员,平时很少接触名师工作室活动的设计,只是在参与,通过今天的讲座,我又进一步理解了工作室存在的必要性,以及自己肩负的责任。我应该继续努力,不断进步,真正发挥名师的作用。”
刘勃彤老师说:“通过今天的研训活动,我认为名师工作室活动的开展要以课堂教学研究和专题讲座为主,建构发展规划、管理制度、培训方法等基础保障;实施时应该以活动促进发展、激励调动进步的方式,形成团队培养的模式,最终达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拓展教学思路、丰富教育内涵的目的。”
荣昭老师说:“今天的学习重塑了我对工作室的认知,名师工作室是教师们成长和交流的平台,工作室内的老师们在互相学习成长的同时,也需要在各级各类活动中分享彼此的学习收获,以实际行动起到起到辐射引领作用。”
三、活动总结。
主持人张美华老师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工作室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细致地解读和安排。2023,我们继续携手共研共享共进共成长。
转自:“教研员在行动”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