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张沥尹红山教育名师工作室“走进游戏、走近儿童”主题教研活动
2023/3/23 10:21:12 阅读:110 发布者:
追随孩子的脚步,读懂孩子的行为,支持孩子的成长。2023年1月6日,红山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张沥尹老师组织全体成员相聚云端,开展了“走进游戏、走近儿童”主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分为专家讲座、好书分享、课题汇报、微讲座四个部分,12名成员参加研讨分享、交流学习。
一、专家引领,共研成长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1月6日下午,工作室主持人张沥尹老师的专题讲座《幼儿园区域活动与创造性游戏观察、支持》,从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为切入口,回归教育本真,分析《指南》的精髓、侧重大、中、小不同年龄段幼儿开展结构游戏、角色游戏的观察与指导,通过观看生动的教学案例,从游戏中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教师的支持、师幼的互动等方面,以游戏促幼儿发展,幼儿的自主性获得有效支持。让工作室成员走进孩子的游戏,走近游戏的孩子。
二、课题汇报,分享经验
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1月6日上午,乌鲁木齐市“三八”幼儿园的薛程兮老师《幼儿园小班语言区域环境创设问题与现状的调查研究》、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柏洋河乡中心幼儿园宋静老师《农村幼儿园大班语言区材料有限投放的策略研究》两个课题的交流汇报,分别从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及研究成果进行了交流。主持人张沥尹老师对两项课题给予点评,指出课题研究就是为了解决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我们幼儿教师要养成用新的教育理念审视日常工作的习惯、自觉改进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性教学,勇于探索、实践、创新,以课题驱动,行动研究促进专业发展。
三、浸润书香,静心阅读
俗话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不仅是阅,还要有所思考,有所提升。本次工作室两名老师的读书分享,分别是乌鲁木齐市第四幼儿园的王晓雨老师分享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柏杨河乡中心幼儿园宋静老师分享的《于丹论语心得》,两位老师介绍了书中的核心思想,谈了自己的感受:“只有先学会了和自己的孩子相处,才能真正地学会和别人的孩子相处,只有把耐心给予了自己的孩子,才能真正的把耐心给予别人的孩子”、懂得了处事之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通过分享,让成员们感受到读书与教师成长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有其专业的价值。
四、微型讲堂,齐慧教育
微讲座不“微小”,有意义更“有意思”,步子小,多节奏,化枯燥为易懂,让我们能够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学到知识,以更加专业性、研究性的姿态应对日常的教育教学,本次由三位工作室成员进行了微讲座的分享,每位成员都从一个微笑的点分享教育策略和成效。
乌鲁木齐市第五幼儿园王婷婷老师,带来了微讲座《角色游戏情境下教师介入中班幼儿同伴冲突行为现状及问题分析》,结合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从教师介入性分析、教师介入时机分析、教师介入情绪分析、教师介入言语类型、具体措施建议等几方面进行了分享。通过每一个“真”“实”的案例分析存在的问题,让我们反思,鲜活的案例中有哪些行为是发生在我们身边,如何能以正向情绪介入冲突利于积极的效果。
乌鲁木齐市第六幼儿园李晨老师,带来的微讲座《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园本特色教研》,以四个方面分享了园所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根据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平时观察、听课等发现的共性问题、科研课题和办园特色等出现的共性问题,年级组横向教研与跨组纵向教研相结合,骨干教师“传帮带”等方式大大提高了教师们在保教工作中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乌鲁木齐市第四幼儿园王晓雨老师,带来的微讲座《小班表演游戏材料的投放及指导策略》,以小班教育的现状分析、表演游戏材料的重要性、表演材料的投放、指导策略逐一分析,对小班表演游戏材料投放提供成品、半成品、废旧材料地利用,其中让幼儿主动参与表演游戏的动手制作,即让幼儿从小建立环保意识,又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通过游戏材料的有效投放,提高了幼儿对表演游戏的兴趣。
转自:“教研员在行动”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