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中首次提及“英语学习活动 观”,强调“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 列英语学习活动,促进语言学习和素养培养”,它对义务阶段小学英语教学 起到指导作用。
小学英语倡导单元整体教学,单元整体作业应在目标和内容上与课堂 教学形成有效对接,教师更要充分意识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基于单元 整体教学视角和英语学习活动观要求,科学合理地设计作业,真正实现“双 减”背景下英语教学的“减负提质”。
鉴于上述考虑,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单元整体作业设计与优化的策略。
一、指向教学目标,设计“基础性”作业
“基础性”作业的目的是指向教学目标的达成,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对 接,回顾并巩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教学重点内容。教师依据课 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订课时作业目标,再依据课时作业目标精准设计 作业内容,解决课时作业与教学目标相脱节的问题。
1.理解识记类
此类作业直接对接于教学目标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层面,倡导以生 活情境和任务情境展开对语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避免练习的机械化和知 识的碎片化。
【案例 1】在基于 PEP《精通英语》四年级上册 Unit 1 重构后的主题丛 “个人信息沟通与保护”单元课程 Period 1 Where are you from?一课中,教 师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和作业目标
设计意图:在上述作业中,学生以完成任务为驱动,在匹配单词与
过程中实现了对单词的理解与巩固。在完成模拟与动 物交朋友的过程中完成核心句型的再次梳理,实现了 语言的输出与运用,同时在此过程中,对于本课涉及 到的四个国家的代表动物有所了解与认知,提升了学 生的文化意识。作业设计为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起到了 很好的促进作用和检测功能。
2.整合归纳类
此类作业指向单元整体教学视角下学生对所学 知识的梳理、概括、整合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思 维导图等形式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从而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业目标直接对接单元教学目 标,为其达成服务。
【案例 2】在基于 PEP《精通英语》教材四年级下 册 Unit 5 重构后的主题丛“规划周末、乐享生活”单 元课程中,其中的一项单元目标为“能在欢度周末的 情境中描述相关活动,合理规划时间,了解不同的活动 乐趣,并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师在单元课程末尾设计 了这样的作业内容:以“Days of a week”为主题,以思 维导图的形式设计一周的活动安排(见图 2)
设计意图:该作业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导学 生将本单元重点内容进行梳理与整合,有利于学生理 解重点内容,并将单元知识结构化,学生在设计思维 导图的过程中,其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信息能力得到 锻炼和提升
二、指向学科素养,设计“探究性”作业
“探究性”作业的目的是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 培养,使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借助作业任务, 开展调查、分析、比较、综合等活动,既实现语言的有效 学习,又实现思维、情感、态度、策略等能力的显著提升。
1.基于单课时的“短时类”探究性作业
“短时类”探究性作业是指在单元核心性主题引 领下,为实现各单课时的关联性主题意义探究而设计 的作业,相对于单课时“基础性”作业,它更具有实践性和生活化的特点。
【案例 3】在基于 PEP 《精通英语》四年级上册 Unit 3 重构后的主题丛“水果与健康”单元课程 Period 3 Eat more fruit 一课中,教学目标之一为“学生能进一 步了解水果的营养价值和水果对保持健康的作用及重 要性,能制作自己的健康饮食计划,养成每天吃水果的 好习惯”。教师设计了如下作业内容(见图 3):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search on the internet to search more information about fruit
设计意图:在该作业中,学生通过上网搜集水果的 相关信息,调查了解每种水果富含的营养成分和功效。学 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水果的深层认识,体 会水果在健康饮食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不断加深对主题 意义的理解。之后学生结合调查结果进行有序表达介绍, 整个体验过程深刻地印刻在学生的心中,实现了“在做中 学“在生 ” 活中学”的理念,促进主题意义的有效达成。
2.基于单元的“长时类”探究性作业
“长时类”探究性作业是指为完成单元主题意义 探究、基于单元视角而整体设计的作业。往往是在一 个较大的任务情境中由几个课时的“短时类”探究性 任务串联在一起,最终指向“大任务”的完成。
【案例 4】在基于 PEP《精通英语》六年级下册 Unit 3 重构后的主题丛“旅行的理性规划和文化感 受”单元课程中,共有七课时内容(见图 4)
从此单元框架图可以看出,本单元的核心性主题是“旅行的理性规划和文化感受”。为达成学生主题意 义探究,教师设计安排了学生“制订合理旅行计划”这 一“长时类”探究性作业,力求通过前三课时的学习和 递进任务安排,引导学生从旅行的六要素考虑,结合 自身实际,形成理性规划。教师在单元开始就设计了 如下探究性任务(见图 5)
为使学生能够有效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在前三课时 学习结束后设计了如下“短时类”探究性作业(见图 6):
设计意图:在如上作业中,学生在“制订合理的旅 行计划”这一“长时类”探究性任务驱动下开始本单元 的学习。第一课时的“短时类”探究性任务为旅行目的 地的选择,针对旅行六要素 Where 的部分,引导学生从 城市位置、风景名胜、城市文化等方面辩证选择;第二 课时的“短时类”探究性任务为出行工具的确定,针对 旅行六要素 How 的部分,引导学生从路程远近、耗时等 因素确定适切的出行工具;第三课时的“短时类”探究 性任务为出行物品的准备,针对旅行六要素 What 的部 分,引导学生从 must take 和 need to take 两个方面进 行物品归类。学生在真实完成任务的基础上进行旅行 计划的制订,使探究性任务具有可操作性、可达成性, 课时作业之间具有联系性和递进性。实现了核心性主 题探究与关联性主题探究的高度融合,并最终指向学 生的素养培养。
三、指向育人价值,设计“创造性”作业
“创造性”作业的目的指向的是学习的迁移和创 新层次,引导学生自主探寻和发现课堂内外事务的内 在联系,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培养创新性人才而努力。【案例 5】以主题丛“旅行的理性规划和文化感 受”单元课程为例。教师立足于整个单元设计了制作 “旅行主题书”这一创造性作业。作业伊始,教师先将 项目方案展示给学生(见图 7),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特 长自主选择负责内容,小组合作完成。学生根据评价 标准对主题书进行不断完善,最后完成主题书的版面 设计和装订工作(见图 8)
设计意图:此作业中,小组成员根据特长自主选 择不同的任务,这一做法体现了分层设计作业的原则。每个人独特的项目设计有利于学生个性思维和创新能 力的培养。学生在改进完善主题书的过程中,其思想不 断碰撞,彼此相互学习,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团结协 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真正实现了学科育人的目的。
课外作业与学生的学习效果息息相关,“双减”背 景下真正实现“减负提质”,作业设计与优化是关键。英语教师应该从学科育人观和单元整体教学的视角 打开设计视野,聚焦学生未来发展,科学合理地设计 和优化作业,注重课外作业与生活的联系,关注语言 学习的同时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让作业从“负担”变 成送给学生的“宝贵礼物
转自:“小学英语教学网”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