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备”而来 携手共进——张謇一小教育集团四年级语文组远程集体备课
2023/3/22 14:04:40 阅读:97 发布者:
有“备”而来 携手共进
四年级语文组远程集体备课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促进有效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2月28日上午,张謇一小教育集团开展了四年级语文远程集体备课。本次远程备课围绕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琥珀》一课展开讨论。在此次的备课活动中,南通市天生港小学四年级语文备课组承担主备任务,集团内学校的各位老师共同参与。活动由天生港小学严蓓蓓老师主持,魏燕老师主备,老师们就《琥珀》一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研究。
说教材分析
《琥珀》是第二单元展现科学世界的第一课。本课属于科学小品文,从琥珀的形成、被发现、科学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全文语言生动、形象,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感受生命的突变和渐变,还能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作者说明语言的生动,想象的准确以及作者推测琥珀形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说教学教法
魏老师根据教材内容与单元教学目标要求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并对设计意图进行了详细的解读。魏老师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引领,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设计教案时,魏老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理解文意,以读促悟;通过同桌交流、小组讨论法,给学生创造各抒己见的表达机会,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思维能力。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画面,引导入境,帮助理解。在教学设计中魏老师回顾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到的多角度提问阅读策略,感受提问对加深课文理解的作用,培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出不懂的问题并想办法解决的能力。
集体研讨
在接下来的集体研讨环节,集团各成员学校的老师结合新课改精神和自己的教学实际,各抒己见,就本课的各个设计板块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
张謇一小的陈老师认为,魏老师的执教的《琥珀》一课,语言亲切,自然,简洁,准确。她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带着学生在课文的创设的情境中遨游,带领学生感受课文。并且,魏老师的这一堂课,充分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用实际行动在践行着新课标。她也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谈了自己地看法:关注学生,落到实处,做到有效教学,不能仅仅是走形式;清楚活动的目的,找准活动的点;有效把握时间,设计不同难度且适合学生的问题,让学生用起来。
启秀市北的刘老师认为魏老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在生字教学环节,魏老师很好地将识字教学与文本内容自然衔接。既检查了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又将字词基础与文章内容紧密联系起来,而非孤立的识字写字,再加上学生的互动学习,看似随意,实则独具匠心。另外,这一单元的单元目标是提出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展开奇思妙想。单元导语中的文字虽然寥寥几字,但恰恰是学习该单元的“路标”,几乎覆盖了学习整个单元所需要达到的三维目标的要求,把握了它,也就把握了学习该单元的方向。魏老师在课堂伊始就引导孩子们进行质疑题目,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课堂上,又再次让孩子提出问题并解决,很好的利用单元目标进行教学,让孩子学会阅读。
唐闸小学的张老师提出:魏老师在教授新课之前,做到了回顾旧知:阅读时可以从课文内容、课文写法、课文启示等角度提出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引入本单元的单元要素——阅读时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在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方面,魏老师将生词分类出示,再出示字词所在的句子,例如讲解“拂拭 、挣扎、划动”之后出示文中描写小苍蝇和蜘蛛活动的句子,让字词变得生动,拉近学生与字词及文本的距离。通过抓住关键字词,联系句子,借助图片,扫清了课文的障碍。感受字词,感受句子的同时,感知了文章的整体,设计得巧妙得当。
五里树小学的卢老师提出在教学中,魏老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为中,自主体验、感悟,注重体验过程。小组之间的交流讨论,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使课内学习与发展相得益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理解课文、结合内容,贴合文本,根据琥珀的样子推想它的形成过程,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合理想象的。这也是本文的教学重难点,魏老师抓得非常准确。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以集体备课为媒介,教师们畅所欲言、资源共享、交流学习、通力合作,展现了张謇一小教育集团语文团队的教研实力和精神力量。予目标以真诚,予理想以初心,予努力以热情,世纪实验教研团队将以此为契机,强研提质,励学笃行,深耕课堂,群策群力,以全新的姿态持续形成教育合力,不断打造高标准、高质量、高发展的教学课堂。
转自:“天生港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