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节不可失,小节不可纵
第0238期
春回大地万象新,踔厉奋发正当时。为全面提高语文课教学质量,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近日语文教研组活动如期开展。本次学习活动由教研组长曾辉老师主持,全体语文教师齐聚一堂,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参与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以课堂为主阵地,全员参与听评课,积极探索在“双减”政策下的高效课堂,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语文组教师积极备课,共同研讨,呈现出“减负提质”的高效课堂,一节节精彩纷呈的公开课应运而生。
轰隆隆!一阵阵春雷叫醒了可爱的笋芽儿,也唤醒了二(1)班孩子们朗读的兴趣。曾辉老师在课堂师生问候环节就特别强调朗读需要节奏感。课堂伊始抓住“呼唤”这一词语,不断扩展,从词到短语,再到句子,让学生借助提示语,一下子使《笋芽儿》这篇课文的朗读要点清晰可见。这堂阅读课曾老师注重阅读方法的迁移运用,引导孩子们用“声音+动词+呼唤”的句式说话,课堂迸发孩子们智慧的灵光,整堂课孩子们轻松愉悦又学有所得。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天的阳光让大地五彩缤纷,夏天的阳光让万物生机勃勃,秋天的阳光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喜悦,冬天的阳光像母亲的双手给我们带来温暖。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里,一(1)班的同学们在《四个太阳》的学习中享受四季的阳光。课堂中明紫艺老师主要采用随文识字,充分利用了词语、短语、句子、段落、篇章并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扩词、说话、朗读中识字,很好地解决了识字与理解文本的关系。
付晓欣老师执教三年级《鹿角和鹿腿》,以“明白寓言道理”为主线,穿插训练学生有感情朗读与生动具体地讲故事,可谓是匠心独具。付老师幽默的教学语言,智慧的指导、引领与评价,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令人敬佩不已。
曾恬老师执教《小公鸡和小鸭子》,引导学生带问题听读课文,不仅可以在整体上感知全文,还能让学生学会思考,提高思维能力。在指导朗读的环节,曾老师通过指导孩子划分节奏、看标点等多种方式训练学生读好长句子,从而达到读好全文的目的。
罗笑梅老师执教六年级《藏戏》。在教学中,罗老师主要引导学生了解藏戏的形成过程,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在课堂最后播放藏戏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藏戏的魅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从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杨婷老师执教一年级《彩虹》,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创造性学习;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富有童真童趣的教学情境,带领他们走进充满纯真烂漫的想象世界;一步步感受语言的魅力,激起创意思维的火花,体会小女孩的奇思妙想与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杨老师的写字教学细致入微,观察总结汉字书写特点。激趣、训练、展评环环相扣,对于低年级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张应卓老师执教《草船借箭》,智慧的她在教学实践中,总会“逗”着学生在质疑中,主动追求,积极思维,享受求知欲的满足。如,在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张老师引导学生关注诸葛亮的“笑”,通过这一“笑”的理解,体会《草船借箭》中的人物,以读促悟,继而一步步充分感知人物形象:周瑜的心胸狭窄,疾贤妒能,曹操的疑心重,用兵谨慎,鲁肃忠厚守信,从而深刻地领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猫》是一篇精读课文,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的语言把大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的淘气可爱描述的栩栩如生。字里行间里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课堂伊始,张玉娟老师请学生讲述猫的样子,一下子就激发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使这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学习猫性格古怪这一段时,学生先讨论交流,接着引导抓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老实、贪玩、尽职、胆小、勇猛”等猫的具体性格特点。在说明大猫尽职这个特点时又抓住了“屏息凝视”这个词来引导学生理解。整节课张老师关注了文本特点,步步激趣,紧扣目标,层层深入。
《彩色的梦》是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首儿童诗,诗歌语言优美、节奏明朗,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贴近儿童的内心世界。课堂中,李婧怡老师紧扣“梦境特点”带领学生读中悟,悟中读,边读边想象,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姜瑞老师执教《四个太阳》,引入了独特的——板块化教学设计,目标与板块一一对应,整堂课思路清晰,学生的课堂习惯良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学习氛围浓厚。
刘勇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一节阅读课,主题是“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刘老师以推荐《西游记》为重点书目,指导学生了解古典名著的体裁特点以及阅读方法,进一步激发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温俐莺老师执教《花钟》,紧紧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开展教学。在新授部分,带领学生品词析句,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花开有时和花盛开的不同状态,感受花钟的魅力。
在“种下一片关爱林”的大单元情境中,杨文凭老师带着二2班的学生开启了《千人糕》一课的学习之旅。杨老师采用了看图学文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千人糕的制作流程,更让学生懂得了“共同付出,团结协作”的道理。
《树和喜鹊》是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六课。这是一则有趣的童话,写的是树和喜鹊由孤独到快乐的生活,告诉孩子们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起玩耍,一同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本节课夏远程老师采用了儿歌导入新课,借助拼音读课文、识字、思考问题。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孤单”的意思,让学生进行勾画和圈注,找出“只有、一只、一棵、一个”等关键词语,让学生反复朗读感悟,从而体会树和喜鹊真的很孤独,学生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朗读和对比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情境,很好的渗透了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每一堂课都值得细细品味,用心学习。评课议课环节,语文组教师全员听评,畅所欲言。
姜瑞主任从语文课“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这一问题出发,指出语文课堂要研究好教材和课标,把握好单元双线结构,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将课文结构化,了然于心,实现内容、情感、方法的统一;用课本教语文,提能力,塑素养。
郭欢副校长指出,老师们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和年龄特点,寻找符合孩子们的教学语言和方式。在课前,教师们要集体备课。在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多说、多练,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老师要注重朗读,“读”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将课文读通、读顺,最后达到“读美”。在课后,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刘爱灵校长特别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她及时指导并强调,老师在每堂课上都要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关注学生全体。看,这是刘校长在亲自指导老师怎样科学设计板书,如何有效教孩子识字、写字。她的耐心、细心感动着每一位老师,她的专业化指导让每一位老师受益无穷。
教研没有终点,学习没有止境。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相信通过此次教研活动的开展,教师们能够在未来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落实新课标理念,践行课堂教学新方法,不断突破创新!
转自:“麓谷凌云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