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新课标出台明确要求各学科要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设置“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跨学科学习的意义何在?怎样做好跨学科学习?3月2日美术学科组围绕主题“立足素养探融合 打破界限展魅力”进行融合课程教研活动。
在沙龙活动中个,美术学科组教师们结合新课标学习及自身教学实践畅所欲言,从各个角度分析阐述美术学科素养下的多元融合探究实践。
王旭老师:在小学美术综合应用探究课堂教学中,融入语文、数学、音乐、英语、心理健康、实际生活和小游戏等等的综合教学模式,可以潜移默化的在学生的思维中种下一个观念:学科知识不是片面的,而是相通的。知识源于生活,而源于生活的知识经过发展创新后用于生活,才更有意义!
王艳丽老师:传统的口述式教学显得非常单调,难以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教师可以通过音乐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达到情景教学的效果,还可以有效提升美术课堂的艺术意境。这对于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以及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王丕弘老师:在古代一直有“书画同源”的说法,但是在我看来,书画并不同源,或者说书画有关系但并不同源。从文字起源上看,不管是甲骨文还是河南舞阳发现的几个古字,都是图像的抽象,已不是图而是文字。在中国书论画论中,主张书画相通者为数不少。有些论者认为,画与书法同体,是由书法演化而来的。同时,也有书生于画之说。可以认为,书(文字)与画相分,是发生在人类创造了表意文字以后,这时图画才得以与文字分道扬镳:“文字”成为实实在在的概念“符号”,逐步褪去图画的外衣;图画摆脱了文字硬加在身上的桎梏,也逐渐向名实相符的"绘画"(艺术)进化。
陈雅玲老师:2016 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 (STEAM 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中的应用,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也提出要“注重创新精神”的课程理念。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融合是付诸于 STEAM 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尝试与探索,也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美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体现为电脑绘画、电脑美术设计、打印、激光切割、物联网技术定格动画等。
郑思雅老师:小学美术跨学科融合应遵循学生的兴趣和直接体验,围绕真实的情境化主题展开,旨在发展学生主动探究、创造与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介绍了瑞北小学从助学单、作业设计、校园活动等方面切入,全学科参与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探索实践。
郭小红老师:讲到美术欣赏和语文的关系,就不得不讲到诗.诗是人类很美的语言,是人类灵魂逃逸现实的栖息方式.我们常说“诗情画意”,这充分的说明了诗和画的美妙结合.诗通过文字让我们想象美好画面.而画却可以更直观的将这美妙景色奉献眼前.二者结合,更能令我们产生美好的视觉和知觉的感受.比如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南宋马远的一幅《独钓寒江雪》便和唐代柳宗元的诗《江雪》相得益彰,将画和诗结合在一起品味,更能够体会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独特意境.欣赏这一诗一画,可以领略到“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艺术趣味.从诗歌的想象可感特点到绘画的具像可视特征,体现了画家的艺术修养;而从中国绘画的具象可视特征到诗歌的想象可感特点,则体现了诗人的人文素养.当然,中国文学博大精深,在文字的变化中,在词语的修饰中,在那些字句之间,无不彰显着美好的画卷。
庄娴老师: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教师应充分结合生活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在培养小学生基本美术素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生活中的启示联系起来,可以起到回归自然的作用,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艺术的外表来自生活,但它比生活更优雅,只有充分融入生活和美术,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美术成就。以生活为出发点,我们应该引导和鼓励学生发现生活的美好,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变垃圾为宝》课程中,主要引导学生去了解垃圾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并发挥创造力,使学生能够将垃圾转化为生活必需品。例如,老师列举一些垃圾,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思考如何将碎玻璃、堆垃圾、旧纸等废旧垃圾变成艺术品。通过实践,学生们发现旧纸可以回收成好纸,电池废物可以转化成好电池。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生如何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垃圾,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加活跃,以便培养学生核心素质的能力得以达成。
陈华珍老师:学科融合是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实践能力放在首要位置。美术跨学科融合,势必要求我们一线教师改变教育观念,提升教育理念,思考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有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思维上的拓展与知识上的串联让学习变得有动力,整个过程将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美术学科与多学科融合,在创新发展的时代特征下,把握教育的本质,以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推动学生的整体发展,将其融入常态化的教学中。
郑清怡老师:小学美术融入小学语文知识点的综合教学应用中。语文课程中知识点相互关联,并且可以在课堂中融入音乐和思想品德进行综合教学。通过语文中的知识学习基础上,在美术课中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用“连环画”来表现故事情节。学生画完以后再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将自己画的“寓言故事连环画”放在手工制作的电视框里,边放边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并配上适合的音乐。以美术综合教学形式,使学生对语文课文有了新的认识和体验,学生在“玩”的过程中积极动脑动手参与制作,最后将制作成果进行合作表演,达到新课标理念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立足素养探融合,打破界限展魅力。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美术教学应当是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教师要更多地关注美术的文化内涵,关注美术的实用价值,多联系生活实际,才能让学习、让审美真正的发生。
转自:“鲤城区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