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习新课标 把握新航向 | 青年教师20天课标研读打卡行动正在进行中—第17天

2023/3/21 11:19:05  阅读:105 发布者:

编者按:

2022421日,《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正式发布。

新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系统回答了“学习者形象是什么”“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等四个问题,这为“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引领。

新课标充分体现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学科素养以学生发展素养为核心价值追求,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以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与技能体系为重要基础和载体。

艺术学科素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

科学学科素养: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

信息科技核心素养: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心理健康核心素养: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

仪征市实验小学音美科信青年团成员,自2023220日开始深入研读新课标,围绕美术、音乐、科学、信息科技、心理学科,每日记录感悟心得,以教师自学为起点,准确把握学科教学方向,使新课标理念根植于自身心中,以实际行动持续强化自身的专业素养。

研读计划(以音乐学科为例)

第一天(220日)《艺术课程标准》“前言”

第二天(221日)“《艺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二、课程理念”“三、设计思路”

第三天(222日)《艺术课程标准》“四、课程目标”中“(一)核心素养内涵”

第四天(223日)《艺术课程标准》“四、课程目标”中“(二)总目标;(三)学段目标”

第五天(224日)《艺术课程标准》“五、课程内容”“(一)音乐”

第六天(225日)《艺术课程标准》“五、课程内容(二)音乐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七天(226日)《艺术课程标准》“五、课程内容(二)音乐其他学段(3-9年级)学习任务1-2

第八天(227日)《艺术课程标准》“五、课程内容(二)音乐其他学段(3-9年级)学习任务3-4

第九天(228日)《艺术课程标准》“五、课程内容(二)音乐其他学段(3-9年级)学习任务5-6

第十天(31日)《艺术课程标准》“六、学业质量(一)学业质量内涵,(三)音乐学业质量描述

第十一天(32日)《艺术课程标准》“七、课程实施(一)教学建议”

第十二天(33日)《艺术课程标准》“七、课程实施(二)评价建议”

第十三天(34日)《艺术课程标准》“七、课程实施(三)教材编写建议”

第十四天(35日)《艺术课程标准》“七、课程实施(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第十五天(36日)《艺术课程标准》“七、课程实施(五)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

第十六天(37日)《艺术课程标准》美术部分内容

第十七天(38日)《艺术课程标准》舞蹈部分内容

第十八天(39日)《艺术课程标准》戏剧(含戏曲)部分内容

第十九天(310日)《艺术课程标准》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部分内容

第二十天(311日)《艺术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描述(非音乐学科部分)

202338日 前语:

今天是音美科青年团课标学习打卡第十七日,继续围绕新课标中各自学科部分进行研读并记录,共汇集14篇打卡日志,本次摘选其中6篇有独特视角的心得体会分享出来。新课程标准提出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与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那么怎样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如何引导学生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勇于探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都可以在研读新课标中找到答案。随着各学科新课程标准的正式颁布,预示着义务教育进入了新课标的新时代。一线教师应有强烈的使命感,在自己“应为”的方向上转变,在自己“可为”的具体事件中勇于实践,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努力。

                         美术  

1.李胜凯

今天研读《艺术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舞蹈”部分,我们可以发现,舞蹈学科课程注重艺术实践体验,依托丰富的学习任务,开展项目化教学,通过能做、知道、理解的深度学习路径,引导学生在实践、融合及创新中掌握舞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升舞蹈欣赏力、表现力、创造力。具体细化到每一个学习任务时,“表现”“创造”“欣赏”“融合”4类艺术实践联合作用,整体培育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实现以美育人的目标。

7年级学生通过丰富的体验获得对舞蹈的初步感知,形成“可以动起来”的身体状态,以及“想要去探索”的心理状态。教师要根据学情,选择难度适中、易于迁移的舞蹈学习内容,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迁移能力,保持舞蹈学习的持久兴趣,并初步体验舞蹈创作的乐趣。

89年级的舞蹈课程,应根据学生舞蹈能力及素养的实际水平,设计进阶性的学习任务,以欣赏引导审美感知,以体验推动艺术表现,以理解激发编排创作。在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

2.严娜娜

舞蹈学科课程内容包括“欣赏”“表现”“创造”和“融合”4类艺术实践,涵盖14项具体学习内容。与音乐不同的是“融合”,在音乐的“联系”基础上更上了一层台阶。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舞蹈学习任务的设置具有进阶性。

12年级主要依托唱游·音乐及体育与健康实施,学习任务为“形象捕捉与表演”,即通过观察、模仿来了解身体部位,塑造健康体态。使学生初步认识肢体语言的特点,具备塑造形象、扮演角色的能力。

37年级主要依托音乐及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主要学习舞蹈基本元素、舞蹈片段、主题即兴等。

89年级的学习任务包括“经典作品欣赏与体验”“风格舞蹈表演”“舞蹈小品创编”,旨在以欣赏引导审美感知等。

                       音乐  

3.杨瑶

今天阅读关于舞蹈学科课程内容,其中包括 “表现”“创造”“欣赏”和“融合”4类艺术实践,涵盖14 项具体学习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任务组织教学。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舞蹈学习任务的设置具有进阶性。拿我所教年级做了解:

3-7年级主要依托音乐及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学习任务为“小型歌舞剧表演”“即兴表演”,主要学习舞蹈基本元素、舞蹈片段、主题即兴等。学习任务围绕“多舞种体验与舞段编创” 展开,引导学生体验多种舞蹈风格,积累舞蹈动作语汇,体会认识舞蹈对客观世界的再现,感受舞蹈对主观世界的关怀。

7年级的学习任务:多舞种体验与舞段编创。多舞种体验与舞段编创的目的在于梳理 1~6 年级融入姊妹艺术及体育与健康等课程中的舞蹈学习内容,主要通过艺术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不同种类的舞蹈,体验不同舞路的风格和特点,合作编创舞段。欣赏我国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或舞剧片段,了解中外不同种类的舞蹈;体验舞蹈的不同风格及其基本动作,加强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练习。并且可以小组合作编创有主题思想的舞蹈片段,与他人合作完成表演。能理解舞蹈的文化内涵,了解舞蹈风格的形成原因,感受舞蹈中的情感传达,与之共情和交流。在练习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与灵活性;引导学生在舞蹈艺术表演中将内心的情感活动和身体的动作表现有机融合,感受舞蹈带来的身心愉悦。

4.冯扬扬

艺术教学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教师要深入理解艺术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和学业质量,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个性特点和学习经验,设计并实施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育人为本,强化素养立意,要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贯穿艺术教学的全过程,要达成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学生的成长需求,为学生的发展进行一个教学目标设计,让学生在艺术学习中能够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要重视知识内在关联,加强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要通过综合性、创造性的艺术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技能,提升综合能力。教师还需要注重感知体验,营造开放的学习情境。在合适的情境中,引导学生亲近自然感受生活,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其中,焕发积极情绪,获得审美直觉和美感体验。教师还需要善用多种媒材有机结合继承与创新,艺术教学要创造性地运用传统器具、材料和现代媒介。运用这些材料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动觉等多种感觉,融想象、思考、创造于一体,增强学生对艺术的深层体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最后,教师需要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教师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坚信每一位学生都具有学好艺术的潜能,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丰富的艺术实践活动,创造更多展示交流机会,激发每一位学生的艺术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

                          科学  

5.张玉莲

新课程标准指出13个核心概念下教学提示,具体给出了教学策略和学习活动的建议,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参考这部分的建议。下面是具体的一些建议。

关于物质的变化和化学反应的教学策略建议,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物质变化与化学反应的真实存在,结合具体物质性质的学习认识物质变化与化学反应;结合溶质质量分数、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内容,形成对物质变化和化学反应的定量认识;从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层面理解物质变化与化学反应的特征及本质;关注物质变化与化学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在对物质变化实验探究活动中形成安全意识。

关于物质的变化和化学反应的学生活动建议,教师可围绕本学科核心概念开展观察、实验探究、调查等学习活动。

                          心理健康

6.费紫薇

今天读了第7章,情绪调适。情绪是由个体的自然需要(生理需要)是否获得满足所引起的较低级的、简单的体验,快乐、愤怒、悲哀、恐惧是我们的基本情绪。下面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说说我的想法:

1)教育内容及理论背景。小学生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情绪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情绪的稳定性逐步增强、情绪的丰富性不断扩展、情绪的深刻性不断增强。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和谐的关系、培养广泛的兴趣等方面培养孩子乐观快乐性格,有助于调节消极情绪。

2)教学案例。以做情绪的主人为例,小学生的情绪不是很稳定,不成熟,容易冲动、愤怒,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因此,应当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情绪变化的特点,合理宣泄情绪,主动调控情绪,保持积极的、良好的情绪状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转自:“仪征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