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2年4月21日,《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正式发布。
新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系统回答了“学习者形象是什么”“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等四个问题,这为“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引领。
新课标充分体现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学科素养以学生发展素养为核心价值追求,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以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与技能体系为重要基础和载体。
艺术学科素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
科学学科素养: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
信息科技核心素养: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心理健康核心素养: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
仪征市实验小学音美科信青年团成员,自2023年2月20日开始深入研读新课标,围绕美术、音乐、科学、信息科技、心理学科,每日记录感悟心得,以教师自学为起点,准确把握学科教学方向,使新课标理念根植于自身心中,以实际行动持续强化自身的专业素养。
研读计划(以音乐学科为例)
第一天(2月20日)《艺术课程标准》“前言”
第二天(2月21日)“《艺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二、课程理念”“三、设计思路”
第三天(2月22日)《艺术课程标准》“四、课程目标”中“(一)核心素养内涵”
第四天(2月23日)《艺术课程标准》“四、课程目标”中“(二)总目标;(三)学段目标”
第五天(2月24日)《艺术课程标准》“五、课程内容”“(一)音乐”
第六天(2月25日)《艺术课程标准》“五、课程内容(二)音乐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七天(2月26日)《艺术课程标准》“五、课程内容(二)音乐其他学段(3-9年级)学习任务1-2”
第八天(2月27日)《艺术课程标准》“五、课程内容(二)音乐其他学段(3-9年级)学习任务3-4”
第九天(2月28日)《艺术课程标准》“五、课程内容(二)音乐其他学段(3-9年级)学习任务5-6”
第十天(3月1日)《艺术课程标准》“六、学业质量(一)学业质量内涵,(三)音乐学业质量描述
第十一天(3月2日)《艺术课程标准》“七、课程实施(一)教学建议”
第十二天(3月3日)《艺术课程标准》“七、课程实施(二)评价建议”
第十三天(3月4日)《艺术课程标准》“七、课程实施(三)教材编写建议”
第十四天(3月5日)《艺术课程标准》“七、课程实施(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第十五天(3月6日)《艺术课程标准》“七、课程实施(五)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
第十六天(3月7日)《艺术课程标准》美术部分内容
第十七天(3月8日)《艺术课程标准》舞蹈部分内容
第十八天(3月9日)《艺术课程标准》戏剧(含戏曲)部分内容
第十九天(3月10日)《艺术课程标准》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部分内容
第二十天(3月11日)《艺术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描述(非音乐学科部分)
2023年3月6日 前语:
今天是音美科青年团课标学习打卡第十四日,主要围绕新课标“课程实施”模块的第四部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展开学习,共汇集14篇打卡日志,本次摘选其中6篇有独特视角的心得体会分享出来。新课标强调,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不仅有利于拓展现有教材内容,而且为教师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广阔的空间。青年教师还需注意,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除发挥专家、学校和家长的重要作用外,更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不仅要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资源,而且要引导并帮助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探索。
美术
1.李胜凯
“教学建议”部分有五个方面的具体内容,指出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
(1)素养为导。核心素养导向的美术教学要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把握显性和隐性、近期和远期、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帮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习艺术”,感悟艺术学习的意义和艺术实践的价值,发挥艺术教育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功能。
(2)深度学习。任务式、主题式或项目式的整体教学活动,可以超越零散的知识、技能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意义建构,形成深层次的联结,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深度理解,提升创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境创设。开放的学习情境可以引导学生亲近自然、感受生活,让学生在感知、体验中,表现自然美、社会美和科技美,体验创造的喜悦和自我实现的愉悦。
(4)与时俱进。艺术学习既要在坚持传统中增强对艺术的深层体验,也要能够增强编创的能力,更要与时俱进,善于运用现代媒体参与教学,提高艺术教学质量。
(5)以生为本。坚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学会、勤练、常展(演)于一体的机制中,既激发每一个学生的艺术潜能,也要努力培养他们的艺术特长。
2.严娜娜
艺术课程资源是艺术课程内容的重要来源和艺术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艺术课程教学实施的基本保障。
(1)坚持正确导向。艺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要立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核心素养导向。
(2)保证基础配备。学校应创造条件,配齐基本的教学设施、器材和书籍,减轻学生的负担。此外,学校可组织美术展览、艺术节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开放课程资源。在保证国家课程资源落地的同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学校应提供支持和便利,帮助教师开发和利用各种公共文化资源。
(4)顺应时代发展。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要求,不断创新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方法与机制。
音乐
3.李雪
艺术课程资源是艺术课程内容的重要来源和艺术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艺术课程教学实施的基本保障。
(1)坚持正确导向
坚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深入发掘,充分利用体现中华美学精神的艺术资源,美育资源。要强化思想性与艺术性,实践性与创新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等的有机结合。
(2) 保证基础设施
学校应配齐基本的教学设施,器材和书籍。
(3)开放课程资源
鼓励学校与美术馆、博物馆、音乐厅、歌剧院、影院、青少年宫、社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泛而有针对性地利用地方和社会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增进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树立文化自信心。还可以利用重要的节日,纪念日,少先队及共青团活动日、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增强艺术学习的广度、深度和强度。
(4)顺应时代发展
为满足教师备课,上课和教研,学校图书馆应配置艺术类相关电子媒介资源。学校要提供条件,帮助教师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设备,艺术软件等开发信息化艺术课程资源,促进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和创新发展。
4.冯扬扬
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了要坚持育人导向、精选教材内容、优化组织结构、彰显艺术特色、丰富教材形态五点要求,指明了未来教材编写的宗旨和方向,对新时代美育工作的实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努力使之整体化、系列化、长效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科学
5.张玉莲
科学教材的编写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落实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使教材起到支撑教师教学,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为达到这一目的,教材编写的时候应考虑到以下三点:
(1)教材编写原则
教材编写要把握方向性,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科学课程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材编写要符合科学性,总体设计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落实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的基本要求。教材编写要体现适切性,不同学段课时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教材的容量、结构、版面、活动等都要体现各学段的特征。
(2)教材内容选择
教材内容选择要注意覆盖课程标准的所有内容,突出核心概念的理解应用,兼顾基础性和时代性,体现开放性和灵活性,合理选择科技史素材。
(3)教材内容编排和呈现
教材内容编排应具有整体性和逻辑性,活动设计要体现实践性,呈现的方式要符合学生学习特点,栏目设计要合理、精当,形式活泼。
信息科技
6.苏洁
今天主要阅读了课程实施模块下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相关内容,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都需围绕信息科技教学指南和学生学习手册,开发配套资源。
(1)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核心素养培养,着力增强学生数字化适应力、胜任力、创造力。
注重迭代更新。关注信息科技发展迅速的特点,及时反映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促进资源动态更新,体现时代特征。倡导共建共享。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建立资源建设共同体,鼓励各级各类课程资源共享。
(2)内容要求
结合信息科技课程学习特性,注重开发文本、数据、
、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类型数字资源,重视建设支持信息科技教学实验环境的实验室,丰富资源类型。资源应满足场景分析、原理探索、应用迁移等教学需要,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
(3)责任主体
建立分工明确、分级负责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注重创设条件、提供保障;教师要因地制宜地遴选符合教学要求、体现育人价值的资源,并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对已有案例或素材等进行二次开发与迭代。
转自:“仪征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